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纷纷紧急行动起来,积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以不同形式向灾区提供援助。

  • 标签: 抗震救灾 玉树县 救灾活动 艺术家 侧记 组织
  • 简介:赫尔缪特·弗里德里希·拉赫曼是德国20世纪后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作曲家之一。《压力》是拉赫曼的一首大提琴独奏作品,是作曲家"器乐具体音乐"创作时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品有两个版本,以新近完成的2010年版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代表其探索声音产生过程的声音材料分为3类,进一步地阐释说明这些符号体系在作品中的分布方式和原则,以探究拉赫曼关注并开发常规声学乐器新声音、组织音乐结构的逻辑关系及特殊的聆听体验等创作实践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器乐具体音乐 行为记谱 声音材料 弓压等级 音高关系
  • 简介:凯奇早期代表作、仅使用金属打击乐器的《第一结构》(1939),受勋伯格传授的维也纳乐派逻辑性结构思维和动机展开性变奏的影响,在整体和乐句结构层面上运用他自己发明的、按4:3:2:3:4比例划分的"宏观-微观"的节奏结构体系;而对节奏动机的组织则是基于方整性结构框架内非方整性划分的原则,采用二分与三分节奏时值结合、全音符的奇数划分、对称性的节奏音值排列、节奏动机间解构与重组关系四种方式设计动机,运用动机的不定次反复、动机交替的横向对称性连接和纵向对位性叠置、动机陈述跨越与不跨越乐句和音色分层的手法组织动机[本文(上)发表于《黄钟》2011年第一期]。

  • 标签: 宏观-微观节奏结构 平方根形式 节奏动机 预制钢琴的噪音音色 非正统打击乐器 音色分层
  • 简介:北京电视台组织部份词曲作家歌唱家到北京西客站工地、燕山石化总公司、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煤矿、北京公路局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指挥部、北京第二毛纺厂等处深入生活,和劳动模范座谈,为第一线的工人们写歌和演唱。在短短的二个多月中,他们集中力量,创作和拍摄了一部亲切感人的音乐艺术片《北京建设者之歌》,并于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很多观众纷纷打电话表示赞赏。

  • 标签: 北京电视台 北京矿务局 词曲作家 五一国际劳动节 燕山石化 机场高速公路
  • 简介: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曲式结构、音高结构和音响结构这三者的关系到底如何?集合群在自由无调性作品中又是如何发展与联系?本文以阿伦.福特(AllenForte)的音级集合理论为分析手段观察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安东.韦伯恩(AntonWebern)自由无调性作品《五首管弦乐曲》(Op.10)的第一首。分析结果说明,这首作品不仅自身具有严谨的音高逻辑,作为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一首,也对后面四首作品作了音高材料的预置,是整体结构的暗示与缩影。同时,韦伯恩不仅利用核心集合组织作品的音高结构,也用来组织音响结构。表层看似变化多端的音响组织,深层却出自统一的音高结构,在创作构思和美学追求上体现了新维也纳乐派倡导的"永恒的展开变化原则"。

  • 标签: 韦伯恩 音级集合 音高结构 音响组织
  • 简介:在查尔斯·罗森和其他学者对贝多芬《bB大调第29首钢琴奏鸣曲》(Op.106)所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各乐章主题材料与调性布局所共同呈现的对称性特征,以及这种在作品结构构成中的衍生路径。来加深理解这部贝多芬“宣称这将是他最伟大的作品”的音乐语言以及在其中晚期钢琴奏鸣曲创作中的独特意义。

  • 标签: 贝多芬《bB大调第29首钢琴奏鸣曲》(Op.106) 查尔斯.罗森 对称性音高组织
  • 简介:<正>序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召集的《亚太地区音乐传统作为亚洲现代音乐发展的灵感源泉》研讨会于1987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为交流经验及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下列国家、地区及组织的代表出席了研讨会:澳大利亚、孟加拉、缅甸、中国、香港、印度、日本、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土耳其及国际音乐理事会。出席研讨会的还有一些有关方面的观察员。

  • 标签: 现代音乐 音乐传统 音乐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亚太地区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