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著名蒙古族导演塞夫、麦丽丝执导的电影《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作品充分表现了蒙古人的宏伟雄壮的历史,震憾着观众的心灵。而刚刚在全国公映的电影《天上草原》则与前几部的风格不同,细腻地表现了现代蒙古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电影用讲述的手法叙述了“小主人公被蒙古结绑着,被迫而来……又被蒙古结绑着被迫而去”的故事。表现了蒙古人的善良、勤劳、聪明勇敢、信守诺言等
简介:一、古典情结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源远流长,但在宋元之前,具有“汉唐雄风”的气势壮观的大山水意象,或是金碧辉煌的皇家气派的山水意象一直雄踞画坛。一些表现文人个人性灵的“平淡天真”的山水画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北宋晚期,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人提倡的文人画出现,山水画才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品貌,文人山水画由对自然的描摹演化为一种表现自我意识的载体,山水格局由此完成了从“造化山水”到“心中丘壑”的转变,然而在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渐流于一种程式化的表现。
简介:因造字方法的限定.汉字从外在形态上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含义。文章论述了汉字设计的形态减法与信息感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汉字设计的形态减法。挖掘汉字内蕴的内在外显关系。从而丰富汉字意义。形成了观者对汉字的二次解读.同时为扩展汉字的外延形象,注入了新的视觉特征。使汉字具有视觉美感,凸显汉字设计的个性和形态之美.增强了汉字的传播力。
简介:书法艺术的意境是书法艺术作品的灵魂,它使作品氤氲着灵虚之气……缘此,不少人认为中国书法"玄之又玄"。本文尝试用"似"与"不似"两个字眼勾画出中国书法美学特征。
简介:由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起,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日益高涨。对于民歌的传承方式也有各种各样的探讨与措施。改编民歌其实就是作曲家对于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对于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在当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传承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让不为人知的民间歌曲或者民歌元素借着现代作曲家的智慧重新融入到当下的音乐文化建设中,
简介:布列兹认为“未来音乐需要将想象性和理智性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的发展,简而言之,即艺术需要与科学更进一步结合起来”。从人类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精确的记谱法、乐谱的印刷术和工业化乐器制造技术的进步等,对音乐创作及其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到了20世纪.尤其是下半叶,后工业文明的高科技迭代式发展.使得音乐观念的构成已不再是单维的了。
简介:彼得·谢弗是二战后英国著名剧作家,在他的剧本《上帝的宠儿》中,对于音乐元素尤其是莫扎特音乐的运用,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从《上帝的宠儿》作品本身看.作曲家巧妙运用音乐,来推动整体事件与戏剧的冲突向前发展。从而以音乐元素,来揭示人物性格、心理,表现和强化主题;由此,我们看到:在这部剧中,是以音乐创造激动人心的戏剧性场面,阐示了戏剧内涵诸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简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改编自路遥的同名小说,该剧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为中心,在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平凡而对生活饱含热情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着意刻画了处在这一特定时期众多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女性群体,有传统的中国乡村劳动女性,游离于传统与现代的乡村知识女性,也有散发着现代文化光芒的城市女性。本文试图从女性的角度切入,对剧中的三类女性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女性。
简介:方旭作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专业导演,在八年的时间中一直坚持做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自他成功改编并演出了独角戏《我这一辈子》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把老舍的经典作品又陆续改编成五部话剧,并且每部话剧上演后都能获得成功,得到戏剧界、研究界和观众的认可和好评。笔者以为,方旭以一个现代作家的作品改编及其演出所获得的成功,并不能归结为一个简单的个体现象,而是应该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从中找出当代话剧在改编创作、表演形式以及观众接受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或许能够为当下话剧的发展提供一点点可资借鉴的思路。
简介:近些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国家形象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在国际关系、新闻传播、法律乃至文艺诸领域,这一问题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建国60周年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对这一问题的深度讨论无疑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简介:我们有过辉煌的古典诗歌历史,但由于地理大发现和工业文明开启了资本主义的大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历程,中国古典诗歌为了适应这个进程,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声中戛然而止,中国诗歌进入新的时期。这种选择在文化心理上是被迫的;
简介:人们常根据一个时代数量上占优的艺术品类进行时代风格的界定,再根据这一标准进行艺术史的建构,这样做易导致对数量上居次的艺术品类的忽略。在某些历史契机中,这些一度被忽视的艺术品能重新得到观照和重视。汉缪篆印就曾被忽视和排斥,现在得到了肯定,获得了它在篆刻史上应有的位置。在历史的去蔽与重写中,缪篆印有效地凸显了汉印风格和汉代文化的多样性。
简介:克莱夫·贝尔(CliveBell)因在《艺术》中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对现代西方美学和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贝尔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围绕这一美学观点,他阐述了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社会、艺术创造与自由等问题,并引“后印象派”艺术和艺术的历史证明他的假说。但这一命题也存在内在缺陷。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他把形式意味与现实对立起来,认为现实因素的介入会成为审美的反价值。
简介:2008年上演的电视剧《潜伏》曾经在中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讨论也进行得限多、很深入,现在再来谈论这部戏颇有点“炒冷饭”的嫌疑;但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去伪存真,如果一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没有被准确地挖掘出来,即使再“旧”的事件也有拿出来再“炒”的必要。的原因,很多评论家将之归结为“谍战”的题材,这颇有点“存在便是必然”的感觉。
简介:毛泽东文艺思想既有鲜明的时代性又有真理的永恒性是的,在今天的中国,不管作家的自觉程度如何,进行创作都必然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有关。因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充分阐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不仅具有抗日战争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它所包含的内容和阐述的理论都具有真理的永恒性,从而对当前的文艺创作依然具有指导
简介:重点关注那些在艺术发展道路上苦苦耕耘、喜得收获的艺术团体,张扬那些为艺术默默奉献的骄子们独特的精神风貌。同时,我们也关注那些在艺术产业的开拓路上锐意进取的先行者。总之,这里是一道亮丽而独具艺术风采的地平线。
简介:生活陶艺作为一种情感化的器具艺术,既有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也有现代陶艺对材质美的利用。装饰仍然是生活陶艺的内在要素之一。与传统陶艺不同,生活陶艺的装饰整合于成型过程之中。即装饰结构化,烧成与装饰融合,烧成即装饰。
简介:近年来,钱永宁的画基本上有两种:“静物系列”、“城市日记系列”,目前又沉迷于“我的山水我的梦”。从其图像呈现的内容看,似乎很少看到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繁华喧杂的现代都市;流行时尚种种;也很少出现现代化工具及以此产生的现代设计观点。在“静物系列”中对冷漠无华又熟视无睹的物体真实表现,泯灭了物质的意识形态、物欲追求动向,沉浸在这些普通的自然形态、宁静图像效果中,以这种直接的视觉传达方式映射出亲密的朴
简介:刘子菡的作品明显凸现了当代女性艺术的特征:对物象整体的刻画体现出的优郁性沉浸出诗性的柔弱感,以及画面综合材料语言描述的神秘性所带来的生命视觉不安全感。她所造就给我们的视觉初像,似乎预示出这位青年女艺术家身上所透露出的别样个眭和审美趣味,也彰显着她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和对人类生命的好奇之索。
简介: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兼教育家亨利·涅高兹曾言:任何钢琴演奏总是以制造出艺术化的声音为目的,无论弹奏练习曲还是艺术作品,演奏者都必须在声音问题上痛下功夫,说得更确切些,就是钢琴音色的控制问题。声音的掌握是钢琴家应该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最首要的一个,因为声音就是音乐的素材本身,使声音悦耳动听,就能把音乐大大提高,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无论你弹音阶、琶音、练习曲,还是乐曲,其声音质量是需要特别下功夫的。
心灵的音乐 崭新的印象——《天上草原》音乐赏析
传统山水画的回——陈平的山水世界
汉字设计的形态减法对信息感知的表达
心灵的语言——谈书法中的似与不似
唱不尽的黄土情,歌不尽的蓝花花——改编民歌《兰花花》的审美阐释
工具的理性与观念的解构——从缪哈伊的《高压电》反思高科技与音乐的互动逻辑
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彼得·谢弗《上帝的宠儿》一剧中音乐的运用
男权思想统照下的女性世界——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经典的重塑个体的自省——谈话剧导演方旭与老舍的不解之缘
进入历史的方式与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以《建国大业》为中心的考察
诗歌的转身——第三代诗歌运动的缺失、影响及未来诗歌的走向
吉光片羽透射的历史清辉——汉缪篆印:历史的去蔽与历史的多样性
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思想述略——读克莱夫·贝尔的《艺术》
潜伏中的女人——“后革命”时期的性别叙事策略
新时代的召唤——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体会
人格尊严的悲歌——李龙云和他的“小井”
从成型到烧成的无限:生活陶艺的装饰特征
现代人的精神净化——解析钱永宁的作品
泣身的救赎——刘子菡的艺术新表现
放松下的音符——浅谈钢琴基础演奏中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