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繁盛于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种较具文人特色的题材类型。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这一类作品一般会选取学富五车、儒雅风流的才子作为主人公,同时引入游学、应举等涉及地域流动的情节,对才子游寓他乡的大致过程进行连续而系统的描述。考察这些描述可以发现,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走出乡里、出游天下的才子在漫游动力与目的、所历行程以及所观所见等方面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上述创作倾向的形成既与晚明时期的小品创作遥相呼应,又受到晚相应社会风气的间接影响,同时亦与部分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前朝情结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所描述的游学、应举情节与本朝关联不大,它们实则是适时文人托稗官之俗笔而展开的对晚社会情境的一种回顾与追忆。

  • 标签: 才子佳人小说 晚明 科举 游历
  • 简介:本文以萧也牧、刘继两篇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同名小说《我们夫妇之间》为观察点,考察身处不同时期的作家在家庭日常性写作中的叙事差异以及叙事背后体现的社会历史变迁。由此窥测当代文学六十多年间在历史语境、制度规范、文学表现诸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 标签: 萧也牧 刘继明 《我们夫妇之间》 家庭叙事 社会变迁
  • 简介:“出版自选集,有回顾学术经历,总结学术思想的意义”,这是刘华先生《唐代文学与思想文化论集·自序》(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以下简称自选集)开篇的第一句话。诚如其言,读者诸君只需稍稍留心一下这本自选集的目录——依次为杜甫研究、文化文体研究、思想研究成果——就不难发现,这确乎是先生三十年治学生涯的回顾,也是其学术思想精华的呈现。

  • 标签: 唐代文学 文化论 刘明华 大同理想 社会良知 人民出版社
  • 简介:<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中,教育问题一直是关注民族命运的作家们密切注视的内容,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刘心武的《班主任》,“救救孩子”已经成为“疗救国民灵魂”的首要一章。台湾当代作家黄春,被誉为“台湾乡土第一作手”,“良心作家”。秉持一位作家的社会良心和民族精神,他始终关注和思考着台湾社会的教育现状,以此为内容写了一些好看的小说和动

  • 标签: 黄春明 知识分子 教育问题 作品 台湾社会 民族精神
  • 简介:尘俗人生之为尘俗人生,关键就在于常人总是沉溺于生死爱欲、功名利禄之中而没有丝毫的超越性觉悟。蝇头小利,蜗角虚名,得之则喜,失之则惊。更有甚者,沉溺其中的常人任由阴暗人性肆意发挥,欺凌弱小,谄媚强权,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而所有作恶几乎都处于不察不识、无知无觉之中。面对此种根深蒂固的暗昧人性,文学的主旨之一就是截断日常人生的流俗进程,把

  • 标签: 王季明 革命意识 四类分子 底层人民 中短篇小说集 文学世界
  • 简介:在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暨赵一曼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剧作家》杂志推出了张媛女士的话剧《赵一曼》。《赵》剧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体察力。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全景式地回顾了赵一曼烈士从韶华童真、成长觉悟、终于融人革命洪流、到英勇就义的人生历程。在有限的时空中,作者倾注了极其丰富的人性情感:从烈士对母亲、对丈夫、对祖国的挚爱;对侵略者、对汉奸、对战争的刻骨仇恨;面对惨绝人寰的酷刑侮辱,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剧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没有起伏迭宕的紧张情节,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大悲大痛,但却无孔不入,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在时空转换中,看似随意道来,却是独具匠心,剧中人物情感真切,绵密婉约,叙述简洁,描写精微,入木透骨,显现了女性作者特有的精细和执着.寄托了对烈士无限的敬仰和深切怀念。最为突出的是幕落前那一组带有血腥味的数字,是在告诫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这也正是《赵》剧的主题意义所在。这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女性文化特征的表现方式。

  • 标签: 革命历史题材 赵一曼 话剧艺术 女性作者 抗日战争 《赵一曼》
  • 简介: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曾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八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连续五次入选党代会"献礼书",说他创造了报告文学的奇迹,一点也不夸张。这些作品甫一问世,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一个时期的文学热点,并直接作用于现实社会,产生积极而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文学价值。

  • 标签: 报告文学作家 何建明 美学品格 思想价值 史诗 书写
  • 简介:行超:在四十多年前,有一千七百万知识青年走出了城市、校园、书斋,走向了陌生的田野、草原、山林。可以想象的是,这一举措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一定是关乎命运的重大转折。如今,这场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远去,知青这个特殊称谓也正在渐渐被人们遗忘。

  • 标签: 知青文学 “我们” 陆天明 生命 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
  • 简介:或许真是由于那段历史的不新不旧、不今不古和不洋不土,民国题材成为近年来一种独特的写作资源。陆续在此安营扎寨、攻城掠地者恐怕远不止"三十六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从这里,牛人奇人猛人达人鱼贯而出,土匪妓女政客文士粉墨登场。眼看读者头昏眼花就要审美疲劳之时,湘中好汉游宇斜刺里杀出,只见他抬头看球门,低头思对策,轻扭熊腰,

  • 标签: 游宇明 民国 风骨 文人 写作资源 审美疲劳
  • 简介:张富宝:轰动全国的长篇散文《娘》之后,似乎很久没有再读到您的新作,作为读者和研究者,我很想知道您是否已在酝酿下一部作品?彭学:感谢您和所有读者、研究者对我的牵挂和关爱。《娘》之后,我正在创作《爹》,已经完成十余万字,估计三十万字可以完成。只是,《爹》不是作为散文写的,而是长篇小说。因为,我没跟爹生活一天,爹又去世得早,对爹没感情,也不了解,也是断断续续地听乡亲们讲了些爹的事。爹的事,不足以作为真实的散文去写,

  • 标签: 彭学明 访谈录 赞歌 悲歌 母亲 天堂
  • 简介:景帝朱祁钰是个幸运的人,因为幸运,他捡了个皇帝当,而且还碰到了忠勇俱全的于谦,挽救了大明的江山:但他同时又是个无能的人,因为无

  • 标签:
  • 简介:在我的记忆中,施蛰存三个字,应当是“历史”,是一种遥远的存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及八十年代初,由于先师夏承焘教授的缘故,有幸于现实中与结忘年交好,对于施蛰存其名其人,又觉得何等亲近。差不多四分之一世纪,有信必复,有问必答,获益良多;但相对其四窗著述及整个艺文世界,乃高山仰止,依然那么遥远。

  • 标签: 施蛰存 “历史” 八十年代 七十年代 夏承焘 著述
  • 简介: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曹雪芹“十年披阅、五次增删”的记载,使不少研究者如坠五里雾中。潘重规、戴不凡得出结论:《红楼梦》有原作者“石兄”或一位希望恢复大明王朝的仁人志士,有的研究者则认为,《红楼梦》原作者是曹頫。不管是石兄、大明志士、曹頫,曹雪芹都是“披阅”和“增删”他们其中一人已成稿的《红楼梦》,也就是说: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作者。

  • 标签: 《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 明义 文学价值 诗歌解析 曹雪芹 红学研究
  • 简介:由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和北方文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温远小说《三家孩子一个妈》作品研讨会”7月初在我省齐齐哈尔市召开.来自北方文学杂志社、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黑龙江省文学院、黑龙江日报、生活报、齐齐哈尔市作协、齐齐哈尔日报以及鹤城晚报的部分专家、学者,对温远先生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三家孩子一个妈》进行了研讨,并对该作品的艺术创作风格、叙事结构和作家的精神追求及对北大荒文学的贡献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

  • 标签: 土壤 园地 长篇小说 黑龙江省 北方文学 齐齐哈尔市
  • 简介:新世纪诗歌已经走过第一个十年,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回顾与反思的地方。鉴于此,《诗探索》理论卷于2011年设立"世纪初诗歌(2000——2010)八问"专栏,请诗人、诗评家就新世纪诗歌的若干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够总结近年诗歌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当今及以后诗歌良好生态的形成有所助益。本期参加者是几位近年较为活跃的诗歌研究者和评论家,依年龄为序分别为:沈奇、陈超、罗振亚、赵思运、吴投文、张立群、霍俊、刘波、卢桢、杨庆祥。

  • 标签: 诗歌精神 杨庆祥 沈奇 霍俊 诗探索 张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