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美丽的村庄》是一部村落史,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不是朱文霞,也不是龙龙和凤凤,而是严家台子这个村庄。无论这里的人事怎样变迁,村庄都承受着一切。村庄不仅仅是指土地,还有美丽的淮河,在更深层意义上,村庄是水和土的结合。严家台子的人从水上来,在土地上扎根,死后
简介:
简介:“以情做腔”,是一句在粤剧粤曲圈内流传广泛的话,源于何人已不可知,说者亦多语焉不详;也正由于这样,许多误解由之而生。我个人以为,这句话本身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以下所论只属点题,没有展开;若能砖投玉至,引起讨论,就是意外之喜了。
简介:这世界竟是可预见的这世界竟是可预见的基于某些粗糙的理解与热情直走下去微微抵住了未来的敏感带那些你所厌恶而难堪的燥热像唇边疱疹被鸽子的白喙挑开
简介:<正>由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已经在公开(大陆)半公开地(台湾)进行,我有幸读到梅节先生在台湾日报1989年5月21、22日连载的论文《金瓶梅成书的上限》。小说第六十八回书中人物工部都水司郎中安忱回答西门庆说:“今又承命修理河道,况此民穷财尽之时。前者皇船载运花石,毁闸折坝,所过倒悬,公私困弊之极,而今瓜州、南
简介:草堂杜像赏评丁浩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冯至语)的杜甫草堂,是保存有关杜甫的文物资料最为集中的地方,其收藏保存的杜甫像,就造型手段而论,有石刻、雕塑和绘画等,以艺术风格而言,则体现出古今艺术家们对诗圣的思想、性格的不同理解以及各自鲜明的艺术个...
简介: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也是音乐学习者必修的课程,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节奏的训练是视唱练耳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系统地发展音乐听觉,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然而,对初学者来说,节奏训练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有浅入深的过程,用科学的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效果。
简介:高师视唱练耳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训练。让学生获得“音乐感知力”、“音乐鉴赏力”及“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在具有一定音乐素质基础的学生中展开的教学。自全国音乐类师范院校扩招以来.生源的音乐素质水平与往年差距甚远.传统视唱练耳教学方式的沿袭.在实际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
简介:奥运开始了。奥运结束了。这是2008年8月的中国北京。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总数第一。这并不出人意料。倒是闭幕式上的一个细节很出人意料:一名荷兰运动员向女友求婚,并获成功,他俩抱成一团,
简介:爱情组诗《有一种沉重的行囊》的出现,再次印证了瓦雷里那句"诗歌是跳舞,散文是散步"的老话乃至理名言。面对罗凯构筑的貌似浅淡实则深邃的情思空间,我发现起用一目十行的阅读方式是无效的,而唯有反复诵读、玩味,充分想象、揣摩,才会体会到诗人的情感真谛和文本的精致个性所在。
简介:<正>粉碎“四人帮”之后,“鲁迅传记”有多种版本问世。如林志浩的《鲁迅传》,林非、刘再复的《鲁迅传》,彭定安的《鲁迅评传》,朱正的《鲁迅传略》,陈漱渝的《民族魂——鲁迅的一生》,林贤治的《人间鲁迅》等。这些“鲁迅传记”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对于鲁迅的婚姻与家庭,大多有所涉及,但都不够详细。而最新出版的李允经
简介:为文之道,在于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然造文之精妙,则在于心语如歌,诗意飘落。云南文山州彝族作家周祖平的散文既让我们感受到立体、丰厚、富有生命实感的审美品格,也让我们捕捉到了诗意的光亮,那游走于文辞间的丝丝灵动隐隐约约,锦上添花,让人有一种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的“惊讶的快乐”。
简介: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文学如何才能真正地"走出去"?如何才能改变中文佳作海外遇冷的尴尬境况?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文学出版社在创办发行英、法文期刊《中国文学》(LittératureChinoise)时,国内学人便萌生了向世界发声的意愿。近年随着莫言摘得诺奖,此类争鸣愈发蓬勃,学界对翻译的关注和讨论一时间也是愈演愈烈。
简介:中山大学八十高龄的退休教授许锡挥著的《广州伴我历沧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是一部描述他本人从学生娃到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在高校工作的经历。这部书的特殊性在于,作者出身名门望族,父亲许崇清是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前后曾任中山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又担任过广东省副省长和广州市教育工会主席等职务;父母的许多亲戚,例如廖仲恺、何香凝、廖承志和许广平、陈香梅等都是现代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简介:如果在题材、主题范围内稍加考察,人们不难发现90年代农村小说的一种创作倾向: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说侧重于展示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处境,描绘在城市文明冲击下的乡村文化的状况。我们权且称这部分小说为“贴近现实的农村小说”。
简介:“台独”思潮的泛滥,使当今台湾文化界“政治挂帅”般的泛政治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台湾文学批评更首当其冲,这可谓是文学与政治畸形扭结的典型表现。因此,海峡两岸的学者们联手协作,守护住我们共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还台湾文学一片纯净的天空,已成当务之急。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文学的形式来呈现历史、时代及社会的各种面向业已成为一种亟欲完成的可能性表达。'随着文学审美视野的开阔,特别是国内文化寻根思潮的启示,新疆各族作家的文化审美意识普遍觉醒。汉族作家提出了’中国西部文学’的主张,主旨在于倡导在独具色彩的地域文化背景上,去挖掘和表现西部人的内在的文化精神和性格。'从这个层面来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进疆的作家赵光鸣是个地道的地域性作
简介:余光中为他人诗集所作序文,并非应酬捧场文字,而是堪称一种诗评的典范.其特点,一是诗人评诗,作者依仗自己的创作经验,对于诸多诗作从选字用词、节奏韵律到句法、段势、文气等进行细致、精到的剖析,指出其优缺点;二是善于将对象放置于文学史的脉络中加以考察,以深刻阐明其传承、创新、优劣和意义.余光中认为,"散文化"即"西化".这些序文表明,反对"散文化"是余光中近期诗评诗论的主轴.
曹多勇评集
《少年文艺》有奖评刊
试评“以情做腔”
孙梓评的诗
评《金瓶梅成书的上限》
草堂杜像赏评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
高师扩招形势下视唱练耳教学新策略
大理风光民俗迎春摄影大奖赛
“应赛体育”与“举国体制”
含蓄而自然的智性书写——评罗凯的组诗《有一种沉重的行囊》
一本很别致的“鲁迅传略”——评李允经的《鲁迅的婚姻与家庭》
游走于文辞间的一丝灵动——评周祖平散文中的诗意色彩
“双重目光”下的求真译作——评程抱一、程艾兰的法译本《骆驼祥子》
一代学人的成长与贡献——评许锡挥教授的《广州伴我历沧桑》
守望乡村 拒斥城市——评90年代农村小说的一种文化思考
文学与政治的畸形扭结——评当前台湾文化界的一种现状
一曲唱响山野的西部牧歌——评赵光鸣长篇小说《山围故国》
一种诗评的典范--读余光中《井然有序》中的诗集序文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上)──记老诗人、诗评家、编辑家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