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才子佳人”叙事在古代小说中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而在当代先锋小说中则有着另一番景象。本文以余华的《古典爱情》和陶潜的《李仲文女》为例,探讨当代作家如何讲述“才子佳人”这一文学母题,余华如何化用、颠覆《李仲文女》中的“才子佳人”叙事方式,以此管窥当代小说古典资源之间的内在关联。

  • 标签: “才子佳人”先锋小说 余华《古典爱情》《李仲文女》
  • 简介:19世纪中期(1830-1850)英国小说的繁荣,主要归因于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和人民大众异常活跃的精神面貌.但思想家J·S密尔(JohnStuartMill,1806-1873)对小说所持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尴尬处境."文人雅士普遍以诗为乐;而浅薄寡闻者则痴迷于小说"(Mill71).

  • 标签: 康拉德 小说艺术 英国 叙述形式 审美体认
  • 简介:初读《美国语文》,首先是新奇,其次是惊讶。教了几十年“中国语文”,对过于工具化的、支离破碎的中国语文印象深刻,而打开整本的《美国语文》,一看目录就觉得美国历史扑面而来。虽然从“五月花号”开始,美国只有三百年的历史,但当下美国,其辉煌的文明成果和巨大的创造力以及雄厚的国力产生的影响力,不能不让人对这个历史短暂的移民国家感到惊叹。

  • 标签: 美国历史 中国语文 宗教 道德 神话 移民国家
  • 简介:汤显祖在自己的文章和戏剧作品中,表达了对“清吏”和“浊吏”的理解,赞美了良吏的利民的惠政,描述了自己对河清海晏的治世的想象。汤显祖也常常体验着出处两难的精神焦虑。他试图为自己寻找一个可以摆脱现实痛苦的出路。然而,他并没有成为那种担风袖月、逍遥而游的人。他终其一生都保持着对现实人生的眷恋和热情。

  • 标签: 情结 政治理想 精神解脱
  • 简介:本文梳理了2009年至2018年中国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发现研究范围和内容非常丰富,研究成果数量逐年上升,主要聚焦领域依次为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文学译介、口译、翻译史、翻译技术,体现出学科交叉、分工更细、专题更深入等特点,认为今后这些特点将更加凸显,且翻译研究学术交流平台会进一步扩大。

  • 标签: 中国 翻译研究 发展与动向
  • 简介:今年是端木蕻良诞辰一百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重读端木蕻良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回顾端木蕻良研究,我们发现,文学的外部研究一直占据强势地位,尤其是人事纠葛以及历史主义成见在很大程度上对端木蕻良文更多还原

  • 标签: 端木蕻良 文本细读 意义空间 外部研究 审美价值 语言特色
  • 简介:本文将呈现亨利·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权利伦理的关系问题。剧中主人公娜拉的家庭生活经历使她学会在伦理层面开展自我革命从而挣脱父权社会的伦理体系。在丈夫海尔茂的门庭之中遭受父权压迫的经历也正是她进行自我伦理教育的过程。在易卜生的世界中,伦理是指个人塑造自我的能力,而非被动接受父权社会的道德教育。娜拉拒绝接受所谓的欧洲社会道德观念,并在伦理层面通过他人的互动关系进行自我形塑,因此,她是一个具有伦理意义的人物形象。娜拉也否定了欧洲社会伦理体系中的法律—话语传统。她试图削掉父权制的头颅从而展开一场伦理革命:此举在同时代的欧洲伦理体系中前所未有。

  • 标签: 伦理 权力 父权制 人文主义 《玩偶之家》
  • 简介:<正>1927年夏奥尼尔的《奇异的插曲》脱稿。1928年该剧在百老汇公演,随即在纽约,接着在全美引起轰动。《奇》剧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441场,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观众人次数以万计。两个巡回演出团连演三季,所到之处均打破该地的票房记录。剧本发表后立即成为全国畅销书。1932年被改编成电影。奥尼尔因此剧第三次荣获普利策奖。《奇》剧成为奥尼尔在世时上演的全部剧目中最成功的一部。它的魅力在于它的奇异,它的一些与众不同的

  • 标签: 戏剧特色 主题意义 百老汇 戈登 观众 表现手法
  • 简介:清季之时,词籍校勘之风兴盛,整理刊刻唐宋词籍成就最大者无疑当推王鹏运。王鹏运(1848—1904),字幼霞,又作佑遐、幼遐,号半塘老人、鹜翁、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王氏为晚清词坛宗师,"晚清四大词人"之首,著有《半塘词稿》。

  • 标签: 王鹏运 校词 郑文焯 梦窗词 宋元三十一家词 四印斋所刻词
  • 简介:伴随着中国的世纪崛起,“浙江现象”格外惹人瞩目。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不仅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持续地增长,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等指标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幅。更可喜的是:去年浙江人均GDP突破3400美元大关,同时生产总值达到13365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632亿元,增长了132%;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2115亿元和1067亿元。浙江经济能取得如今的辉煌成绩,离不开“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的浙江民企。迎着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大潮,它们不畏艰辛。

  • 标签: “浙江现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般预算收入 角逐 海外 改革开放以来
  • 简介:本文试对勒克莱齐奥的小说《沙漠》中作者构建的文化身份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异质文化身份自然的弱势身份的相似性,分析作者将两者结合在同一作品中的动因,并借助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和"符号矩阵"理论研究作者表现作品主题的诗学构建及作品的内部结构,指出作品两条线索所构成的文化身份的循环运动模式,并对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进行补充。

  • 标签: 《沙漠》 文化身份 行动元模型 符号矩阵
  • 简介:加缪小说《局外人》主人公默而索之死,与其说是荒诞力量促成的必然结果,不如说有着更为深刻内在的自我根源。默而索对荒诞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只看到荒诞造成了自我世界的分离,而未能意识到荒诞同时也是人世界的唯一联结。他极端坚持局外自我,企图战胜荒诞,不经意间却滑出了自我荒诞相联结的时间性的局内,最终导致自我的毁灭。在此意义上,加缪的荒诞哲学构成了对他这部小说的潜在批判。

  • 标签: 荒诞 自我 坚持 毁灭
  • 简介:"意象"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文学审美的表象系统,意象具有自身基本的结构,即"意""象"两个方面。《诗经·国风》的意象生成过程庞杂而微妙,契合无间,耐人寻味。探析《诗经·国风》"意""象"的内部融合途径,或可对解读《诗经·国风》有所裨益。

  • 标签: 《诗经·国风》 水意象 融合途径
  • 简介:著名美国作家唐·德里罗小说《坠落的人》由于描画现实细致入微以及所涉事件意义重大已经被誉为“‘9·11’小说的定义之作”。本文探讨了小说中所呈现的人家园、人记忆之间关系的主题,以及它在生态批评维度,尤其是在人类精神生态维度带给我们的启示。

  • 标签: 唐·德里罗 坠落的人 记忆 精神生态
  • 简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对《圣经》文学的出色继承,维持了一种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念也决定了忏悔体文学的发展方向.主体性第一人称叙述独白式倾诉构成其话语语式.其真诚的理想影响到了不信教的文学创作,使忏悔体文学溢出宗教语域,产生了卢梭式的恢复了生命的真实心灵的真实的新的忏悔体文学.

  • 标签: 文学创作 《忏悔录》 第一人称叙述 独白 奥古斯丁 《圣经》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并不十分清晰,对目标内涵的层次定位更是模糊,因此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进步缓慢.本文认为,只有明确新形势下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才能找准英美文学教学的层次定位和课程设置.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应实现两个突破:一是要突破专业选修课的限制,二是要突破英语专业的限制.本科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轴线,研究生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轴线.

  • 标签: 英美文学教学 层次定位 内涵 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 教学改革
  • 简介:异域形象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热点之一。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形象学还可以作为一种观照其他研究对象的方法视角,这类研究共享着同一个学术旨趣,即紧扣形象本身的意指实践何为并为何。就形象学展开的理论反思和学术对话,是近年来又一重要收获。形象学的观念方法近年没能得到切实推进,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方”理论的借用,而在于问题意识不清晰,缺乏从形象研究去回应时代命题能力。

  • 标签: 形象学 意指实践 “西方”理论 问题意识
  • 简介:托尼·莫里森于20世纪8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从此这位非裔美国作家开始了在中国的"旅行",并逐步成为中国学界研究的"宠儿",有关她的评论和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一直呈上升趋势。本文拟全面梳理30多年来中国的莫里森研究,通过追踪横向、纵向的发展脉络,从译介出版、主题手法研究、理论探析和综述研究等方面梳理和分析中国学者对莫里森的批评接受,认为中国莫里森研究既追随欧美研究步伐,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密切相关的。

  • 标签: 托尼·莫里森 中国视角 批评接受
  • 简介:蜀地自古多诗人,当这些诗人在家乡接受了最初的教育后,往往会乘船穿三峡,渡荆门,走向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去实现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历史上关于荆门之诗很多,唐代两位大诗人陈子昂李白都曾在此地留下了自己的诗篇,诗歌的体式情感也都有相近之处。这里,本文拟对陈子昂的《度荆门望楚》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两诗作一分析比较,希望借以透视初唐至盛唐诗歌嬗变的转捩。

  • 标签: 《渡荆门送别》 陈子昂 诗人 李白 盛唐诗歌 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