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对冰球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筛查(FMS),有助于发现专项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动作障碍,改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采用问卷调查、功能动作筛查(FMS)方法,对33名冰球运动员进行伤病与功能动作筛查进行研究,从整体趋势、性别差异等方面对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进行分析讨。结果表明:冰球运动员的伤病主要集中于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和腰背部;调查冰球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为13.12±4.43,低于公认的14分临界值,说明运动员潜在损伤风险较高;但总分上男女无显著差异;调查的冰球运动员的髋部、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差,建议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和及时进行训练后的放松,以此降低运动员损伤的风险,提高专项技术训练的质量。
简介:运用眼动记录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以43名不同等级网球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概率Go/Nogo任务,记录被试判断抽球技术动作时的行为特征,并通过记录ERP成分揭示不同等级网球选手抑制控制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判断抽球技术的过程中,"持拍手臂及球拍"以及运动员移动的躯体信息是专家网球选手关注的重点区域,且在ERP成分上出现了明显的Nogo-N2效应,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选手在对刺激任务的监控过程中均投入了较多的认知资源。可见,专家网球选手对抽球技术判断速度快、准确率高的优势主要是由视觉搜索模式的差异造成的。这种对重点信息精细加工的视觉搜索策略,减少了预测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总量和内部反应延迟,是影响选手判断技术动作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简介:研究目的:在于探究21天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的供氧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12名专业男篮球运动员,随机被分为低氧(H)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6人。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低氧组在模拟2500m的海拔低氧环境下进行间歇性的低氧训练,而对照组则在正常氧气含量下进行训练。除此之外,两组的训练方法完全一致,并且两组的测试指标一致。结果: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低氧训练会显著增加运动员跑台测试的总距离(起始速度为0,每分钟1km线性地增加,直到被测运动员心率达到180下/min以上)10%,并且,低氧组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显著升高了6.5%和7.8%(p〈0.001)。结果显示,在模拟低氧条件下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简介:目的:通过试验探讨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对非目标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其中专家组8人(运动等级国家健将级),新手组8人(某体育学院专选班大学生),采用多目标追踪(MOT)范式、点探测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探讨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对非目标的抑制机制。结论:不同等级运动员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等级运动员对于探测刺激的觉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新手组和专家组在不同区域探测刺激的觉察率都是不同的,并且具有显著的位置主效应;专家组与新手组在判断不容易混淆的非目标时,抑制机制相同,即全部为基于客体的抑制;专家组与新手组在判断容易混淆的非目标时,抑制机制不同,新手组的抑制机制为基于客体的抑制占据优势,而专家组的抑制机制为基于特征的抑制占据优势。意义:通过多目标追踪范式引入点探测技术,区别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正确率与点探测觉察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能够区别不同等级羽毛球运动员对非目标探测刺激抑制的差异,并为产生的差异进行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