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参照宋代通语韵系。宋代潼川诗人用韵系统归纳为17韵部。它是受方言影响的通语韵系。即通语韵系在潼川的变体。17韵部中有较多的“特殊用韵”:歌与豪、萧与尤、支与鱼、鱼与尤等分别通押。这些押韵虽然在现代潼川方音及至四川方音中基本上找不到对应,但是它们涉及到潼川各地的许多诗人且有一定的诗歌数量,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殊用韵”应该反映了宋代潼川的方言语音。另一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四川话属于西南官话。是北方话在西南的变体,它的形成是元明以后的事,这表明元明以前的宋代是四川话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简介:李白诗歌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即诗歌中李白具有文士、志士、侠士、狂士、道士、隐士等多重角色和气质,它为传说中李白提供了基础和原型依据.而传说中李白又很大程度超越了诗歌中的李白,是它的拓展和升华.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真实的文化现象,同时也说明中国士人无论是个体存在还是群体本身,只有在他人的笔下或传说中,才能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
简介: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对海子尤其是海子之死的谈论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症候。本文以回忆文集《不死的海子》为个案,借鉴知识考古学的方法,重点探讨这一"神话"得以生成的历史语境,以及其中折射出的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性叙事的诸多面向。在海子不断被建构的面孔背后,是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理想的挫败和自我的边缘化,重新寻找理想主义图腾,借此维系自我想象的历史诉求,而支撑这一诉求的也只能是彷徨的坚守与绝望的抗争。
简介:王越是明代的台阁重臣,其创作虽一定程度上受到台阁诗论与创作的影响,但他强调“浩然之气”,追求道与古人相合,并随着个人生活环境由台阁转入边塞,其诗歌创作也明显具有了向儒雅文学复归的特征。
简介:何振岱是同光派闽派的殿军,他的一生不仅以高尚的人格为后人所敬佩,而且作诗最无艰涩之态,以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
简介:<正>一李奎报是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朝鲜(高丽王朝)的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清高正直,批评时政,忧国忧民,屡遭贬谪,一生坎坷。然而他创作不辍,以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卓越的才华“名震海外,独步三韩,出入凤池。”成为当世的文章巨擘。李奎报一生创作了二干多首诗歌,青年时期创作的咏史诗很有特色。其中,他在27岁时创作的《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从其史识和情感,对中国的开元天宝时期有关唐玄宗朝的事迹作了跨域的批评与反思。
简介:“摘句论诗”风气自古有之,先秦两汉偶有摘句之例,到南北朝时期已经定型。这种形式在唐代达到鼎盛,《诗人主客图》作为一种特殊的“摘句论诗”著作应运而生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它以后的“摘句论诗”体现了重理性,重字法、句法的特点。有必要对《诗人主客图》“摘句论诗”的形式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梳理。
简介:有一位诗评家认为,“中华新诗”概念的提出,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中国大陆诗人、港澳台诗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华族诗人一起,共同建设和发展“中华新诗”。已成为新的诗歌时代的一项光荣的使命。(参见钱光培《中华新诗论》刊于《世界华文诗刊》1990.11)
简介:从北京上海的名校毕业,过五关斩六将,闯进了光环笼罩的世界500强外企,朋友们以为你是小“土豪”了。然而,你自己也没料到,你的第一份工作竟是——宰羊!或是站柜台、加油、“横扫”小区超市推销。
简介:《金粉世家》一经成书,便被人们誉为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其中的人物设置和《红楼梦》的人物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冷清秋和林黛玉在很多方面就比较相似。很多读者都为黛玉夭折而遗憾。本文通过比较冷清秋和林黛玉的结局,论证了黛玉之死是黛玉的最好结局。
简介:周懋泰,晚清安徽绩溪人士,不但见证了清军与太平军作战,而且将自身“避寇”经历写入诗集《松石斋诗草》与《松石斋诗续》当中。其诗歌真实记录了农民起义在徽州地区的经过,面对战争带来的山河破碎以及家破人亡等残酷现状,诗人写下大量渴望和平,充满仕与隐矛盾的诗歌。对其诗歌进行研究,可一探战争背景下徽州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以及文人心理。
简介: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是他所处的黑暗时代的一只抒情夜莺,更是一个深入人类灵魂的揭密者、探险者和革命者,他的深刻,他的犀利造就了许多不朽的名篇。本文将从他的一些传世之作中感受他的深邃和博大的胸怀。
简介:1934-1936年间,客籍诗人蒲风创作了两部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和《可怜虫》。《六月流火》讴歌了农民反抗怒潮下的巨大力量,展现了革命流火将烧遍穷乡僻壤和旧世界即将被砸碎的壮阔图景。《可怜虫》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台湾早日摆脱日本殖民地命运的爱国情怀。蒲风的叙事长诗不仅为左翼文艺界赢得了荣誉,还带动了任钧等左翼诗人乃至40年代解放区诗人的叙事长诗创作。
简介:失去与寻找多萝茜有两个哥哥,理查德和威廉,两个弟弟,约翰与克里斯托弗。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英国湖区考克茅斯镇上最好的房子是她与兄弟们短暂美好童年的见证。当律师的父亲与富商女儿的母亲给他们提供了优裕的成长环境。
简介:鲁迅二十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无疑构成了他数十年文学生涯中一道特别绚烂的景观,也成为现代文坛上一个典型的文学现象.他以旺盛的创作势头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涉及了品种繁富的各类文体的写作.本文从作家各体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入手,探讨了该时期整体创作构成的三个层面及其重要意义.
简介:在以往的研究中,评论界在构建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这一形象特征时,往往是将这三个特征分别镶嵌在闻一多生命线性时间历程的三个时期,并且研究的资料多是闻一多公开发表的诗文。文章通过对闻一多书信和年谱的系统研究,发现闻一多不同时期的人生抉择,深受其诗人气质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是作为诗人时期的闻一多,还是作为学者、民主斗士时期的闻一多,其本质上只是一个诗人。这决定了闻一多一生的政治抉择,因而,闻一多只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而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政客。
简介:“其实我并非欣然接受名誉教授,我连助教都没干过,这也提拔得太快了。”充满幽默的开场自博得一次又一次掌声,2009年5月5日上午,有“诗人外交家”美称的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正式受聘浙江工商大学,他在演讲中勉励大学生要始终忠于祖国和人民,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那样才会拥有人生最大的幸福。他表示当以“诚、毅、勤、朴”的校训与大家共勉。
宋代潼川诗人用韵反映的方言特点
李白诗歌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及其演变
诗人神话的诞生——以《不死的海子》为个案
崇雅复古——明代诗人王越的创作趣尚
同光派闽派诗人何振岱的诗歌
论朝鲜诗人李奎报的《开元天宝咏史诗》
略论《诗人主客图》“摘句论诗”形式的渊源及流变
中国诗歌星空的独特星座——试论归侨诗人群体
谁应下基层——从外企下基层想到的:“诗人”当“农民”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从清秋出走看黛玉之死
清代诗人周懋泰诗歌中的太平天国运动——以避“寇”诗为中心
人类灵魂的揭密者、探险者和革命者——从诗中感受诗人威廉·布莱克
农村革命与台湾往事的长篇书写(1934-1936)——客籍诗人蒲风诗歌创作论(中)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致妹妹多萝茜:“她给我一双耳朵,一双眼”
“荷戟独彷徨”的诗人、斗士、思想家——鲁迅二十年代中期各体创作初探
论诗人气质对闻一多政治抉择的影响——以闻一多书信、年谱为基础的研究
“诗人外交家”李肇星受聘浙商大,他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语言勉励青年学子——忠于祖国和人民才有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