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简介:摘要因为抗凝系统的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是抗凝血作用,一旦其含量减少或活性减低,都会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而如果其活性增强又会导致出血性疾病。目的讨论抗凝系统实验室检查在血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结论AT-Ⅲ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由于AT-Ⅲ主要功能是抗凝,所以AT-Ⅲ减低主要表现为血栓前状态(易栓症)或血栓性疾病(多为静脉血栓形成)。PC减低为蛋白C缺乏症,患者有血栓形成增加的倾向。血浆PS减低为蛋白s缺乏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和获得性(凝血障碍)原因所引起的血栓病。其临床特点是有或无血栓形成史,有者以静脉血栓为多见。
简介:X射线成像技术在医疗诊断和无损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软组织等弱吸收物体,传统的吸收成像无法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技术。本文介绍类同轴全息测量下的X射线相位衬度层析成像技术,重点讨论该成像技术的Bronnikov模型和基于Helmholtz方程的模型,及相应的重建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用等效(吸收体)滤过板研究不同KV摄片时选用何种性质及厚度的滤过板发挥最大的作用。方法用不同KV值进行曝光分别测量原发剂量、滤过剂量,并对结果进行计算比较。结果在不同KV摄片时,使用不同性质及厚度的等效滤过板结论滤过板使用应随摄片KV的变化而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后胸部X线的改变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8例病人回顾性总结分析急性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及对胸部损伤的X线表现。结果和结论由于中毒后的表现是一个变化演变的过程,仅能就某一时间段的改变显示出一些特征的表现,根据患者中毒时间,我们初步划为早期(1-5天)部分较轻的患者肺部表现无异常,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肺透过度增强,毛玻璃样改变为住的特征,中晚期(6-15天)主要表现为两肺中下肺野线状,条状高密度影,两肺血管影像模糊,肺门阴影显示不清,心影增大,两肺出现广泛的磨玻璃样改变,密度增高明显,肺气肿,肺间质改变,肺实质和渗出性改变。晚期(2周后)病变呈迁延性改变,肺渗出实质,广泛肺纤维化为主。故肺部不同时间的改变对临床的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征象,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15例经临床证实的15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5例四肢长骨均见受累,多发性、对称性病变14例,局限性1例;干骺端炎13例,骨膜炎12例,伴骨髓炎2例。干骺端炎主要表现干骺端临时钙化带稍增厚、密度增高,其下方宽窄不一的透亮带,相邻骨干水平状致密白线,呈“夹心饼征;以及骨质破坏和尖角样突起。骨膜炎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沿骨干两侧呈层状、葱皮样骨膜增生。5例包括相邻手掌骨4例受累,其中多发对称性3例,病灶与长骨表现相似。髂骨沿骨皮质下透亮影6例。结论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及时诊断,并能提供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