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 7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方式)和观察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每组 3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手术。经统计学分析处理,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卵巢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20例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麻醉诱导时间为2~9min,平均时间(5.02±2.33)min,术后头痛2例,腰痛1例,并发症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中,麻醉诱导时间为3~10min,平均时间(5.67±2.21)min,术后咳嗽2例,声音嘶哑2例,并发症率为40.00%。结论椎管内麻醉适用于手术切口在脐以下且肿瘤不大的患者,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适用于心肺功能不全且肿瘤巨大的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患者68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行常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2例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甲状腺危象及死亡。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持续时间、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且在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手术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保证医疗效果的同时,兼具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1986年Gagner报告了首例内镜甲状旁腺切除术,系颈部充气建立操作空间,用特制的微小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内镜甲状旁腺切除术的开展标志着内镜颈部手术时代的开始,继而出现了经胸壁或腋窝入路,以及经颈前或锁骨下小切口入路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内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assistedthyroidectomy,EAT)或微创电视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minimallyinvasivevideoassistedthyroidectomy,MIVAT)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Miccoli于1988年报道的,其基本术式是经颈部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切除.2002年在国内我们较早开展了Miccoli手术.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简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主要用于治疗壶腹周围肿瘤,标准的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及钩突、十二指肠、胆总管、胆囊、远端胃及近端空肠,还需常规行胰头周围淋巴结清扫(包括第6、8、12、13、14、17组淋巴结),消化道重建包括胰空肠、胆管空肠及胃空肠吻合。该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达20%-40%。手术要点包括完整的胰腺钩突切除、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及满意的胰腺空肠吻合。本例患者为60岁女性,术前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癌。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顺序,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手术用时4.3h,出血约200ml,未输血。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术后2周出院。术后病理为胆总管下段中分化腺癌,淋巴结共22枚均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