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海军总医院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88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感染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腰腿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或缓解,治疗总有效率达95.4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由术前的(8.67±0.81)分降低至(2.14±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5)。结论TESSYS技术治疗LDH效果良好,护理人员熟练细致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拟行TLIF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双侧ESPB。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6、12、24、48 h在休息时和翻身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自行镇痛次数、补救镇痛次数、镇痛满意度和术后48 h内出现嗜睡、恶心、尿潴留、切口感染、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6、12、24 h休息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6、12、24、48 h翻身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自行镇痛和补救次数为(1.55±1.08)、(0.72±0.81)次,少于对照组的(3.57±1.16)、(1.62±1.03)次,P<0.01;观察组镇痛满意度(90.70%,39/43)高于对照组(62.79%,27/43),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腰椎融合术中行超声引导双侧ESPB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缓解术后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8月01日-2023年07月31日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和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历资料,按照不用的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前者予以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者予以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就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固定情况、全身状况展开比较。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三天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 <0.05);观察组固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沉、C反应蛋白、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经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固定情况更佳,术后3个月全身状况更为良好,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岁(22~60岁)。T11骨折4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6例,L2骨折10例;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3例,余下的29例为爆裂型骨折,并且椎管占位均小于1/3,所有骨折后柱均完整。经椎旁肌人路沿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进入,保留椎旁肌肉的完整性,既可行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操作,也可行横突尖或关节突的植骨融合。术后一般无须放置引流管,术后早期患者即可佩带支具下床行走。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椎旁肌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上差异不大,但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6~24个月),所有随访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远期疗效无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86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4.93±8.12)minvs对照组(97.60±10.33)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30.69±13.24)mLvs对照组(165.77±24.50)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观察组(1.35±0.65)mLvs对照组(4.98±1.22)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治疗合并腰椎间盘脱出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采用PELD联合OLIF技术治疗合并腰椎间盘脱出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不稳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61.2±6.8)岁;腰椎滑脱7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不稳1例,均先局麻下行PELD术,再改全麻下行OLIF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腰痛、下肢痛及腰椎功能;通过测量手术前后椎管矢状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病变节段角和腰椎前凸角等影像学指标评价疗效。结果11例患者PELD手术时间(52.3±13.2)min,术中出血量(10.9±4.7)ml ;OLIF手术时间(56.8±18.0)min,术中出血量(65.5±24.6)ml。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为(1.3±0.8)分,下肢痛VAS评分为(1.1±0.5)分,ODI为14.6%±5.3%,以上三个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7, 16.49, 8.73;均P< 0.05)。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术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7.1±1.2)mm,椎间孔高度为(15.3± 2.2)mm,椎管矢状径为(6.2±1.3)mm,病变节段角为10.2°±3.5°,腰椎前凸角为16.2°±6.2°;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11.5±1.8)mm,椎间孔高度为(19.2±2.6)mm,椎管矢状径为(10.4±2.5)mm,病变节段角为19.3°±7.8°,腰椎前凸角为27.4°±8.3°;以上五个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3, 4.21, 6.59, 10.32, 7.65;均P < 0.05)。术后即刻出现屈髋乏力及大腿前外侧麻木各1例,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均缓解;1例术后1个月发生融合器下沉并出现腰痛加重,再次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后缓解。结论采用PELD联合OLIF手术可以克服单纯OLIF技术间接减压的不足,治疗合并腰椎间盘脱出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不稳或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达到椎管直接减压的目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以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所有患者行椎板间入路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 以 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期间,所有患者行椎板间入路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 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 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入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复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予以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并对比患者经治疗前后的ODI(Oswestry)评分、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复发患者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后的ODI评分为(2.56±1.27)分,VAS评分为(3.11±0.67)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总优良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