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氟比洛酯联合罗哌因棉球用于小儿扁桃体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在本院行 扁桃体切除术患儿 8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40例 。对照组手术结束时 给予罗哌因棉球 浸润切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手术结束前 10min 加用静脉注射氟比洛酯。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 2h 、 8h 、 12h ,观察组静息 VAS评分和运动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比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氟比洛酯联合罗哌因棉球可减轻 小儿扁桃体术后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 标签: [ ] 氟比洛芬酯 罗哌卡因 小儿扁桃体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氯酸钠利多因联合间苯三酚在急诊疼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诊的476例需要进行镇痛处理的患者按照镇痛药剂的使用不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246例),为双氯酸钠利多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镇痛,另一组为对照组(230例),使用布洛芬进行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94例,有效138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94.31%,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140例,无效43例,有效率为81.3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氯酸钠利多因联合间苯三酚在急诊疼痛治疗中疗效较好,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比较高。

  • 标签: 急诊 疼痛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 间苯三酚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氟比洛酯联合罗哌因棉球用于小儿扁桃体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在本院行 扁桃体切除术患儿 8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40例 。对照组手术结束时 给予罗哌因棉球 浸润切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手术结束前 10min 加用静脉注射氟比洛酯。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 2h 、 8h 、 12h ,观察组静息 VAS评分和运动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比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氟比洛酯联合罗哌因棉球可减轻 小儿扁桃体术后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 标签: [ ] 氟比洛芬酯 罗哌卡因 小儿扁桃体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氟比洛酯联合罗哌因棉球用于小儿扁桃体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在本院行 扁桃体切除术患儿 8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 40例 。对照组手术结束时 给予罗哌因棉球 浸润切口,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手术结束前 10min 加用静脉注射氟比洛酯。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 2h 、 8h 、 12h ,观察组静息 VAS评分和运动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比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氟比洛酯联合罗哌因棉球可减轻 小儿扁桃体术后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

  • 标签: [ ] 氟比洛芬酯 罗哌卡因 小儿扁桃体术后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上选用他莫昔联合左尼汀治疗重度少、弱精症男性患者的效果。方法:甄选本院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重度少、弱精症男性患者56例,通过双色球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为患者提供枸橼酸他莫昔,观察组则提供枸橼酸他莫昔加用左尼汀口服液的联合治疗。对比患者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率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男性患者治疗前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率等指标经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实施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男性患者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百分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重度少、弱精症男性患者期间合理提供他莫昔联合左尼汀其效果颇佳,可使得男性患者的精子质量显著提升,建议参照。

  • 标签: 他莫昔芬 重度少/弱精症 左卡尼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483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施行手术前30min阴道后穹隆放置索前列醇片1片(0.2mg);Ⅱ组宫颈注射盐酸利多因注射液;Ⅲ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Ⅰ组镇痛效果Ⅰ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松弛情况Ⅰ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Ⅰ组与Ⅱ、Ⅲ组比较P值均<0.001。Ⅱ、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Ⅰ组发生率最低,Ⅱ组其次。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盐酸利多卡因 米索前列醇片 镇痛 人工流产综合征
  • 简介:妇女绝经后,内外生殖器逐渐萎缩,组织弹性降低,尤其宫颈变短变硬,导致绝经后妇女节育器嵌顿,取器困难。为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痛苦,本站采取术前1~2h阴道使用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因药物软化颈后取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取器困难 绝经妇女 利多卡因 配伍 绝经后妇女取器
  • 简介:摘要目的索前列醇+杜冷丁+利多因与芬太尼+丙泊酚在人流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人工流产患者200人随机分成2组。A组索前列醇口服加杜冷丁肌注及利多因宫旁注射。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疼痛程度、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程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疼痛程度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宫颈松弛度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A组与B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索前列醇加杜冷丁及利多因在人流术中可增强子宫收缩,易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杜冷丁 利多卡因 无痛人流
  • 简介:摘要宫内放置节育环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由于许多妇女对宫腔操作的恐惧,以致于绝经很长时间,有的有一些不适才想起来取环,往往这时已绝经时间很长取出困难。我院对困难取环者采用非司酮联合孕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米非司酮 卡孕栓 取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因镇痛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于术前2h阴道常规消毒后,阴道后穹隆放置索前列醇0.4mg,术中阴道常规消毒后用长棉签蘸取2%利多因5ml。与对照组常规行人工流产术。讨论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因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迅速、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人工流产术中疼痛的方法。方法A组术前4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索前列醇0.4mg,术前10分钟宫颈3点、9点注射2%利多因各5ml,然后施行负压吸宫术。B组术前4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索前列醇0.4mg,直接施行负压吸宫术。结果A组宫颈扩张好,术中疼痛轻。结论索前列醇、利多因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有明显镇痛效果。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利多卡因 联合用药 人工流产术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多因联合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站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行取环术的绝经后的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索前列醇,研究组应用利多因联合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宫颈的软化欠佳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宫颈的软化欠佳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行取环术中采用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因,能够有效的扩张和软化宫颈,增加了取环的成功率。

  • 标签: 利多卡因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取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中联合应用索前列醇、利多因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非意愿早期妊娠要求行人工流产患者202例。分为2组,Ⅰ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Ⅱ组观察组术前1小时取索前列醇400mg放置阴道后穹隆,利多因4ml宫颈分点注射,1ml宫腔浸润。观察两组的减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宫口松驰情况及出血量。结果术前辅助用药的与未用药相比疼痛征状明显减轻,人流综合症发生率减少,仅有个别有轻度恶心现象。结论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其镇痛、减少宫颈神经兴奋引起的病人不适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利多卡因 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需求不断上升,电力行业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但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由于技术层面等因素导致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及其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介绍,重点阐述远程用电检查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价值。

  • 标签: 远程用电检查技术 电力营销 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阿星后水疱液和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将20例严重烧伤患者分成4组,每组5例:A组(伤后3~4h用药)、B组(伤后10h用药)、c组(伤后20h用药)、D组(伤后30h用药),每例患者在30min内匀速静脉滴注阿星400mg。于用药后15、30min和1、2、3、4、5、6、7h抽取创面水疱液,同步抽取其中9例患者的静脉血,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阿星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药物浓度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参数。结果A组患者用药后水疱液中阿星浓度升高最快,维持时间最长,B组次之。A、B组各时相点药物浓度值均明显高于C、D组(P〈0.05或P〈0.01),其中用药后1h差异最明显(P〈0.01):A、B组为(12.53±1.76)、(9.52±1.51)μg/mL,C、D组为(4.65±0.77)、(3.10±0.41)μg/mL。9例患者血清阿星浓度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水疱液、血清的药物浓度一时间数据均以二房室模型拟合为最佳,与阿星消除相半衰期(tl/213)的正常参考值比较,患者血清中阿星t1/213较短,水疱液中t1/2β较长。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尽早(伤后10h内)应用阿星,可在创面基底和创周形成有效的、持久的抗生素屏障,抗感染效果较好。

  • 标签: 烧伤 阿米卡星 水疱 血清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