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胶质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生长迅速,预后差,血管生成在胶质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特异性的高度血管化,多型性胶质母细胞可作为研究肿瘤血管化生成过程和抗血管化治疗的理想模型。本文对胶质的血管生成和抗血管化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生成 胶质瘤 化治疗 原发性颅内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发生过程
  • 简介:摘要脑胶质因其浸润性生长、恶性程度高等特点,临床治疗效果差。在过去的20多年间,基因治疗作为治疗脑胶质的一种新方式,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复杂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使得核酸分子的递送成为一大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加高效而安全的中枢神经系统递送载体,将目的基因转运至肿瘤细胞内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脑胶质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胶质约占颅内肿瘤的45%~50%.此类肿瘤以恶性者多见,传统的手术治疗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近年来的基因疗法为从根本上治疗胶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由于胶质系多基因突变造成,而以往的单基因治疗有其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在劣势,目前的研究多着眼于各种基因疗法的联合应用.本文将近年来的有关报道作一概述.

  • 标签: 胶质瘤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检测20例小儿脑软质中P16基因及其蛋白的存在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0例1-14岁小儿脑胶质。成果显示P16基因和P16蛋白的丢失率分别为50%(10/20%)及(5/20)。结论本文结果提示P16基因和蛋白缺失可能与部分小儿脑有质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P16基因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PCR-SSCP
  • 简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胶质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胶质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或位于脑重要功能区,即使神经导航显微手术也难以真正彻底切除肿瘤;又由于胶质存在放疗抗拒和/或对化疗药物耐药,术后放/化疗尚不能全部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近来胶质的生物治疗发展迅速,已进入临床试验,可望对胶质的治疗有巨大推动和突破。临床上,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胶质,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如低级胶质(WHOI-Ⅱ级),多数病人治疗效果良好,但有部分患者易于恶变、复发;此外,同样是胶母细胞,有部分患者可以达到5年以上生存。因此,在胶质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如何根据肿瘤的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是神经肿瘤医师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目

  • 标签: 胶质瘤 治疗决策 个体化 综合治疗 显微手术 神经导航
  • 简介:摘要: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脑胶质瘤 miRNAs 转录因子 恶性进展
  • 简介:摘要: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序列上保守性差,功能上具有一定保守性[1]。

  • 标签: 胶质瘤 LncRNAs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摘要】:脑胶质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由于存在独特的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对疾病和脑组织免疫微环境十分重要,本次研究通过分析脑胶质微环境,为脑胶质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脑胶质瘤 微环境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序列上保守性差,功能上具有一定保守性[1]。

  • 标签: 胶质瘤 LncRNAs 治疗 新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综述全面阐述了脑胶质分子标志物的类型、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在脑胶质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了当前研究的成果与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 标签: 脑胶质瘤 分子标志物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dio,NLR)与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对不同级别胶质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的635名胶质患者,其中低级胶质296例,高级别胶质344例,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通过R统计分析软件确定NLR、MLR对胶质预后作用的最佳分界点,并以最佳分界点为界值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术前外周血NLR、MLR对不同级别胶质患者的预后的影响。结果高级别低级胶质患者的术前NLR、MLR水平不同。NLR、MLR对胶质预后影响的最佳分界点分别为1.83和0.16。在低级与高级别胶质中,NLR<1.83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大于NLR≥1.83患者,MLR<0.16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大于MLR≥0.16患者。在低级胶质中,NLR,MLR均是预后影响因素,其中高NLR是低级胶质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2(1.14~3.23), P<0.05];在高级别胶质中,仅高NLR是胶质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为独立危险因素[OR=1.42(1.05~1.93),P<0.05]。结论NLR、MLR可以作为低级胶质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指标,仅NLR可作为高级别胶质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指标。相比较MLR,NLR是更有效的胶质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指标。

  • 标签: 胶质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节细胞胶质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肢体抽搐、头晕。MRI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术中可见肿瘤位于右侧顶叶,大小4.50cm×4.00cm×4.00cm,质地柔韧,血运一般,大部分肿瘤组织边界清楚,呈灰红色,分块切除肿瘤后可见术腔与侧脑室相通。HE染色,肿瘤组织由肿瘤性胶质成分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胞构成,胶质成分为伸长细胞型室管膜,呈伸展形束状排列,可见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结构;神经细胞分布疏密不均匀,多分化良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伸长细胞型室管膜成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和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而神经细胞则表达神经元核抗原和神经微丝蛋白。结论节细胞胶质为分化良好、生长缓慢的临床罕见神经上皮来源肿瘤,由肿瘤性成熟节细胞和肿瘤性胶质细胞混合构成。大多数肿瘤性胶质成分为星形细胞,以伸长细胞型室管膜胶质成分的节细胞胶质十分罕见。掌握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室管膜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胃内镜结果互参,正确识别胃粘膜低级上皮内变。方法:选2022-2023取病理诊断提示有胃粘膜低级上皮内变84例患者的内镜结果,比较容易出现上皮内变的胃镜表现。结论 两者互参能更好的识别胃粘膜低级上皮内变。

  • 标签: 胃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内镜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除联合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月-2004年2月间60例开颅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脑胶质患者,28例术中在残内置入放疗囊,术后向囊内定期注入^131I30—60mCi,32例术后行普通化疗。随访观察肿瘤再次复发率和患者死亡率。结果再次手术联合内近距离放疗患者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均低于手术联合普通化疗组。结论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基础上,残内植入放疗囊,定期注入^131I30—60mCi,在残内进行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的疗效。

  • 标签: 胶质瘤 近距离疗放疗 ^131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contrast enhanced,DSC-MRI)和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鉴别高级别胶质术后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高级别胶质术后切除+同步放化疗后行MRI检查的32例患者,且MRI影像检查中出现新增异常强化灶。根据二次手术或随访结果分为肿瘤复发组(22例)及放射性脑损伤组(10例)。测量两组患者的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纯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erfusion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等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绘制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参数间相关性。结果复发组rCBV值、D*值、f值均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D值低于放射性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rCBV值、D值、D*值、f值曲线下面积为0.832、0.709、0.814、0.780,灵敏度分别为72.7%、86.4%、81.8%、95.5%,特异度分别为90.0%、50.0%、80.0%、50.0%。DSC-MRI联合IVIM诊断时,曲线下面积为0.89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8%、90.0%;D*值(r=0.542,P<0.05)、f值(r=0.352,P<0.05)与rCBV值成正相关。结论DSC-MRI联合IVIM在胶质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rCBV值与D*、f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术后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 简介:胶质是颅内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约占颅内神经组织原发性肿瘤的45%。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将胶质按组织学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胶质,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1]。Ⅰ级预后最好,大部分经治疗后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被认为是良性肿瘤;Ⅳ级恶性程度最高,又称作胶质母细胞(glioblastoma,GBM),占所有胶质的55%。根据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90%的GBM为原发性GBM,多为老年人(诊断中位年龄62岁);10%为继发性GBM,中青年常见(诊断中位年龄44岁)。GBM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最大限度安全地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替莫唑胺等化学药物治疗。但是由于GBM侵袭性强,浸润到正常组织导致无法全部切除、容易复发,使得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平均生存期只有16~19个月[2]。

  • 标签: 胶质瘤 信号通路 治疗
  • 简介:化疗现作为胶质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对改善病人的预后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耐药是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胶质化疗耐药的机制很复杂,包括DNA甲基化,基因突变等。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内源性小分子RNA,进化上保持高保守性,对基因表达进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国内外学者对miRNA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做了积极的探索,发现miRNA在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胶质耐药相关的miRNA进行综述。

  • 标签: MIRNA 耐药 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