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多个临床指标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77%和73.0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用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阿昔洛韦单用临床疗效无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在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1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55例治疗组(A)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按0.5mL/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按15mg/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对照组(B)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5mg/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每日1次。观察2组患儿治疗中的发热、皮疹消退及病情好转情况。结果痰热清同时联合利巴韦林的退热效果好,皮疹消退快,较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效果更佳。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痰热清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更佳,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对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线粒体的可能损伤。方法本研究包括18例服用阿德福韦酯2年、25例服用3年和22例未服用阿德福韦酯的CHB患者;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患者PBMCs中线粒体DNA(mtDNA)含量(mtDNA/nDM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丙二醛(MDA)、F2一isoprostanes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2年组患者mtDNA含量为0.6±0.4copies/cell,3年组为0.8±0.5copies/ce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1.2copies/cell,P均〈0.05);2年组F2一iso—prostanes含量为1.5±0.8ng/ml,3年组为2.2士1.3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7±2.7ng/ml,P均〈0.05);2年组TAOC含量为3.0±1.1单位/毫升,3年组为2.3±1.4单位/毫升,显著低于对照组(4.3±1.8单位/毫升,P均〈0.05)。3组问MD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2.404,P〉0.05)。结论长期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PBMCs中mtDNA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其意义还有待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接受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2组,对比48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e抗原阴性患者治疗至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ALT复常率分别为51.4%、67.6%、67.6%、75.7%,e抗原阳性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20.6%、52.4%、42.9%和55.6%,两组比较,在治疗12周和3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e抗原阴性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5.9%、67.6%、75.7%和75.7%;e抗原阳性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0.2%、38.1%、39.7%和42.9%,两组患者比较,在24周、36周和48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分别为分别为19.0%、27.0%、28.6%和38.1%,e抗原阳性组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分别为12.7%、22.2%、22.2%和31.7%。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尤其是用于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溴己新联合利巴韦林压缩雾化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9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变利巴韦林给药途径并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临床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溴己新联合利巴韦林压缩雾化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住院的7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泛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果治疗组结痂、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泛昔洛韦联合注射用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组方带疱解毒汤联合口服泛昔洛韦片、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每日1剂,每次200ml,每日2次,连续4周;泛昔洛韦片每次0.25g,口服,每日3次,间隔8h,连续1周;注射用腺苷钴胺每次1.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4周。对照组:泛昔洛韦片每次0.25g,口服,每日3次,间隔8h,连续1周;注射用腺苷钴胺每次1.5m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4周。用药后第8、15、22、29天进行随访观察判断疗效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5.71%和54.76%;显效率分别为9.52%和23.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病程明显缩短、止痛迅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且有效减少PHN的发生率。
简介:录井现场对含水储集层的识别评价尽管前人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方法也不系统,近年引入了轻烃分析技术,基于此思路,上海神开公司研发了类似轻烃录井的SK-3Q05色谱仪,它可在线实时测量C5以后烃组分(C6-C8)。通过分析该技术优势与特点及国内外现有技术的差异等,提出依据Cs以后烃测量数据计算油、气、水指标值,进行储集层含水性质评价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塔里木气田的含水储集层识别。对4口井的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可以基本反映水的存在和影响状况,但由于测试井数较少,可对比的资料比较缺乏,需要进一步积累测试数据,方可提高识别准确性。
简介:PCR扩增了集胞藻PCC6803的slr1761基因,进一步以PGEM-T为载体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中,构建了P1761质粒。通过DNA体外重组,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插入目的基因片段,构建了既含目的基因上游及下游序列、又携带选择性标记卡那霉素抗性的PK1761质粒。该质粒转化野生型集胞藻PCC6803细胞,利用同源重组原理获得了能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基因敲除突变株。对该突变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验证了其基因结构的正确性。
简介:设计一种使用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集热板和新型开放式热管组合的全真空玻璃集热管中温太阳能空气集热装置。每个集热单元包括一个简化CPC集热板,一根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在玻璃集热管内安装一个铜管和外部的一个蒸汽包连接构成一个开放式热管结构。蒸汽包内安装螺旋换热管加热通过换热管的流动空气工质。分别使用水和CuO纳米流体作为热管工质,以空气作为集热工质,对热管式中温空气集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作压力、不同工质及纳米流体质量分数对热管集热传热特性的影响,详细比较了热管水工质和纳米流体工质在集热传热性能上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只使用2根玻璃集热管构成集热器,空气最大出口温度在夏天可达到200℃,在冬天可接近160℃,系统平均集热效率达到0.4以上,整个系统表现了良好的中温集热特性。以纳米流体为工质的热管热阻比以水为工质时平均降低了20%左右
简介:泌阳凹陷王集油田西南缘储集层物性总体较差,部分储集层必须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流。由于该区岩电关系、油水关系复杂,部分储集层改造后并未获得工业油流,因而准确选择压裂改造层是避免无效压裂、提高储集层压裂改造成功率的关键。通过对该区录井、试油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了选择压裂改造层的岩性、含油级别和气测、岩石热解地化条件;同时,通过对大量交会图板的统计分析,分别提出了适用于该区H3I—H3Ⅳ油层组和H3V—H3Ⅶ油层组选择压裂改造层的地化-气测一体化解释评价图板。实例分析表明,综合应用上述方法可确保准确、可靠选择压裂改造层,为实现王集油田西南缘石油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