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手术患者在麻醉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手术患者麻醉期间护理干预对并发症防控的影响。通过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分析了护理干预在麻醉期间对术后感染、循环系统问题、呼吸道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对不同类型手术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康复效果。综合分析表明,护理干预在麻醉期间对并发症的防控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为手术患者的全面护理提供了新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CINⅠ组)、中度组(CINⅡ组)与重度组(CINⅢ组),再对其进行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不同病情程度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p16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情程度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Ki-67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显著意义,且指标越高,患者的患病率越高,病情越程度越严重,免疫组化检测对于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辅导对心脏重症监护室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我院接收的74名心脏重症监护室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37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7例,采取儿童医疗辅导。研究并比较双方患儿的恐惧评分、疼痛程度、舒适度评分、ICU住院时间以及家长焦虑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恐惧和疼痛评分、家长焦虑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患儿舒适度评分高于参照组,ICU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儿童医疗辅导应用于心脏重症监护室患儿护理当中,可以改善患儿恐惧、疼痛程度,能够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程度,可提升患儿舒适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基于MRI的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骨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来自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150名经病理证实的PCa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05例)和测试集(45例),分别在每个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和T2脂肪抑制序列(fat saturated T2 weighted imaging, FS-T2WI)图像手动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组内相关系数、特征重要性及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方法进行降维和特征筛选,筛选出的最佳特征用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方法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去评估四种模型的预测性能,然后通过德隆检验比较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获得了17个最佳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在训练集中,GLM、XGB、SVM和RF模型的平均AUC分别为0.714、0.845、0.768和0.858;在测试集中,对应的AUC分别为0.796、0.729、0.755和0.765。德隆检验和校准曲线表示四种模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四种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相近。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的GLM、XGB、SVM和RF模型能够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工具预测PCa患者骨转移,为临床诊疗提供潜在的有效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T2 mapping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乳腺病灶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3例患者(良性51例,恶性62例)乳腺磁共振T2 mapping图像,应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磁共振T2 mapping图像中的病灶感兴趣区,利用A.K.软件(AnalysisKit, GE Healthcare)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提取。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两组。通过组内相关系数进行一致性检验。在良性组、恶性组中通过7∶3的比例随机分割训练集与测试集。通过Z-score标准化处理、Pearson相关系数法、递归特征消除法对训练集进行特征降维及选择,逻辑回归分类器进行分类建模,并进行5折交叉验证。分别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以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其临床有效性。结果通过特征提取获得107个定量影像特征参数,通过特征降维及筛选最终保留6个特征参数,分别为original_shape_Sphericity、original_glcm_InverseVariance、original_glrlm_GrayLevelNonUniformityNormalized、original_glrlm_ShortRunEmphasis、original_glszm_GrayLevelNonUniformityNormalized以及original_ngtdm_Coarseness。ROC曲线在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可信区间:0.768~0.990),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88.2%。结论基于磁共振T2 mapping的影像组学特征可用于术前预测乳腺病灶的良恶性,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放射组学特征构建不同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预测盆腔肿瘤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γ通过率,并探讨最佳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盆腔肿瘤调强放疗计划,采用基于模体测量方式的三维剂量验证结果,γ通过率标准为3%/2 mm、10%剂量阈值。提取基于剂量文件的放射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自适应增强和梯度提升决策树4种机器学习算法,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4种预测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自适应增强、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0.85,0.93、0.96,0.38、0.69,0.46、0.46。随机森林模型和自适应增强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1和0.82,支持向量机和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AUC值为0.87。结论针对盆腔肿瘤调强放疗计划,可以采用基于放射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方法来构建γ通过率的预测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的分类性能要优于随机森林模型、自适应增强模型。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对于孤立型室间隔缺损(VSD)胎儿遗传学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检查发现的69例孤立型VSD胎儿,同时检索万方、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等数据库,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以"室间隔缺损""拷贝数变异"以及"产前"为关键词,连同文献报道的839例胎儿,共计908例孤立型VSD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69例胎儿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并合并文献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08例样本中,共检出33例致病性异常,总体检出率为3.63%。其中包括11例(1.21%)非整倍体以及22例(2.42%)致病性CNVs。后者涉及12种综合征,具体包括5例22q11.21缺失、2例4q末端缺失以及1例9q亚端粒缺失,均与心脏发育相关。22例致病性CNVs胎儿中,15例具有已知的妊娠结局,12例为自主终止妊娠,3例出生后室间隔自然闭合,但其中1例具有其他异常。结论孤立型VSD的胎儿具有较高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因此建议对其进行CNV-seq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和基因共同表达网络鉴定乳腺癌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寻找乳腺癌的关键基因,并使用免疫组化或PCR对其进行验证,从而鉴定出该癌症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从WGCNA中,我们发现了53个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而DDX5在TCGA伴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也有高表达。结论: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关键基因。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和基因共同表达网络鉴定乳腺癌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寻找乳腺癌的关键基因,并使用免疫组化或PCR对其进行验证,从而鉴定出该癌症新的生物标志物或潜在的治疗靶点。结果:从WGCNA中,我们发现了53个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而DDX5在TCGA伴转移的乳腺癌样本中也有高表达。结论:ACTB和DDX5基因在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中表现出高表达,可能为乳腺癌的关键基因。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使用免疫组化检验技术的效果,分析对提高确诊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验技术,观察两种方法制片优良率,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片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41%,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同参照组的74.19%相比,观察组患者检出率高达96.77%,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将免疫组化检验技术应用到肝脏穿刺组织病理学检验中,有助于提高制片质量,进而提高确诊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CHAMP1基因变异所致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40型(MRD40)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MRD40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临床资料,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其进行遗传学分析,并回顾文献报道的CHAMP1基因变异所致MRD40病例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女,11月龄,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合并特殊面容。CNV-seq检测未见异常,WES结果提示其携带CHAMP1基因c.1908C>G(p.Y636*)新发杂合变异。连同12篇文献报道的33例患儿,除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外,大多存在肌张力减退(94.1%)、说话和/或行走时间延迟(85.2%,82.4%)及眼部异常(79.4%)。共检出CHAMP1基因变异26个,大多为功能缺失变异,位于第3外显子且为新发。结论CHAMP1基因c.1908C>G(p.Y636*)杂合变异可能是本例患儿的致病原因。对于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肌张力减退伴特殊面容的患儿,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病因。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在口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口腔患者中随机挑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在口腔护理中,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研究组采用牙龈炎冲洗剂,分别对比两组口腔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与生理盐水相比,采用牙龈炎冲洗剂对口腔患者开展口腔护理,既能减少肺部感染和口腔感染,还能防治口干和口臭,提升口腔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对异位妊娠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录为本院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共计80例;病例选取时间:选录时间2020年10月到2023年10月,分别进行经腹部彩超诊断与经阴道彩超诊断,分析异位妊娠诊断中,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彩超的诊断效能。结果:经阴道彩超特征检出率更高,优于经腹部彩超(P<0.05);经阴道彩超诊断准确度更高,阳性率高于经腹部彩超(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经腹部彩超诊断结果低于经阴道彩超诊断结果,主要是由于腹部彩超诊断阶段容易受到腹部脂肪、膀胱充盈程度的影响,而经阴道彩超则通过阴道后穹隆更近的到达检查部位,进一步提升了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联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抽集2020年1月到2022年9月于我院就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疾病接受医疗救助的患者一共30例作为我院本次研究的全部对象;以常规影像学检查阶段为对照组,以CTA联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的阶段为观察组;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统计两阶段准确率、观察组阶段和“金标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阶段的准确率较之于对照组阶段更高,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和“金标准”检查结果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A联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疾病诊断中具备较高的应用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在改善自我认知能力的方面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8月2022年10月本院收入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筛选出研究对象66例,随机平均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人文关怀。对比自我认知能力、精神状态、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的ITAQ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BRPS、PANSS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ITAQ对比,护理后高于护理前,P<0.05;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BRPS、PANSS对比,护理后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在改善自我认知能力的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