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使用免疫组化检验技术对提高确诊率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使用免疫组化检验技术对提高确诊率的价值

刘斯琴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 观察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使用免疫组化检验技术的效果,分析对提高确诊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验技术,观察两种方法制片优良率,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片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41%,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同参照组的74.19%相比,观察组患者检出率高达96.77%,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将免疫组化检验技术应用到肝脏穿刺组织病理学检验中,有助于提高制片质量,进而提高确诊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脏穿刺;病理组织检查;免疫组化检验;临床应用价值

肝脏是维持人体运转的重要部位,一旦发病将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的患者不适,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加强肝脏疾病早期筛查势在必行。目前,临床诊疗肝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为穿刺组织病理检查,取样方式包括深层取样和浅表取样两种,需要利用B超或CT进行引导,安全性良好。临床总结发现,使用B超检测能够观察到肝脏外观、回声等状况,但准确性可能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CT检测价格相对较高,且小型病灶检测准确度还有待提高【1】。现代技术发展使得免疫组化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整体应用效果良好,本文将对其展开细致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62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6例和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50.22±3.16)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1,平均年龄(51.02±3.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行肝脏穿刺组织病理诊断时,采用常规HE染色法;观察组则采用免疫组化检验技术,详细内容如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积极配合。之后,以B超作为辅助完成穿刺,取肝脏区域样本,将其置入中性甲醛组织固定液中进行固定、保存;等待4h后,将样本取出放置在AF液中;等待1h后,取出依次放置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每次浸泡时间控制在1h。完成浸泡后,需要进行组织样本浸蜡与包埋,依照相关临床检验标准完成切片。切片完成后,将其放置在恒温箱中进行烘烤,温度控制在60℃,时间控制在2h,再完成脱蜡,之后放置在3%浓度的双氧水中浸泡,时间控制在20min。使用PBS(磷酸盐)缓冲液反复多次清洗切片组织,冲洗时间不得低于15min。取700mL柠檬酸缓冲液,烧至沸腾,将组织切片放入烧杯中,时间控制在15min,取出切片后常温冷却,时间控制在5min,再次使用PBS缓冲液进行冲洗,完成一抗处理后放置在冰箱内进行孵育,温度设置为4℃;第二天去除样本,再次使用PBS冲洗,之后采用二氨基联苯胺完成显色处理,处理后,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利用苏木素伊红进行染色,值得注意的是,染色不宜过深,封固处理采用透明脱水树胶完成,完成上述工作后,便可利用显微镜观察【2】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切片质量;若组织结构未发现损坏、背景洁净度高、画面清晰、能够精准定位阳性区域、未发现特异性着色、无脱片现象,视为优;若组织结构略微模糊、切面略微粗糙、厚度略微不均匀、存在少量气泡或刮痕,视为良;若不满足上述标准,视为差。(2)计算两组患者检出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通过χ2完成验证,若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

2 结果

2.1 切片优良率

表1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参照组

31

7(22.58)

17(54.83)

7(22.58)

77.41

观察组

31

21(67.74)

9(29.03)

1(3.22)

96.77

χ2

5.16

P

<0.05

2.2 患者检出率

表2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比较

组别

漏诊

误诊

检出率

参照组(n=31)

4(12.90)

4(12.90)

74.19

观察组(n=31)

0(0.00)

1(3.22)

96.77

χ2

6.36

P

<0.05

3 讨论

受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肝脏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病症。从临床诊断上看,部分类型肝脏疾病存在起病区域隐匿的特点,检查时不易发掘,容易错过最佳诊疗时间,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如何提高肝脏疾病诊断率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通过总结临床经验发现,病理检验诊断率极高,属于肝脏疾病诊断金标准,但由于常规HE染色法存在制片质量差等问题,容易影响诊疗效果。随着现代医疗发展,免疫组化检验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整体应用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医疗单位青睐。

免疫组化检验技术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染色的缺陷,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病理组织切片中的抗原数目,精准判断病变状况,明确病变区域以及定性抗原因子。免疫组化检验技术原理在于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合理选用显色剂能够极大程度改善误诊率,提高疾病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3】

为保证免疫组化技术能够在肝脏病理组织学检验中发挥最大效果,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检验医师应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封闭时间,避免非特异性染色发生;(2)将缓冲液PH值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非特异性染色发生;(3)显色过程中,需要巧妙运用显微镜加以辅助,如果阳性区域清晰,当红细胞与胶原呈现淡黄色时,停止染色,这样有助于避免背景被染色;(4)院方需要把控抗体生产厂家资质,避免劣质抗体投入临床检验【4】

参考文献:

[1]王利,孔德元,王金环.免疫组化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20,50(12):57-59.

[2]许红英.免疫组化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1):224.

[3]王静瑜,秦峰.免疫组化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中的价值和准确性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1(22):137-138.

[4]马玲玲.免疫组化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