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一种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真实临床环境,提供学生实践操作和诊断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虚拟软件仿真的方式,总结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展与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诊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还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和控制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风险。具体的效果评估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估。

  • 标签: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学习兴趣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医学课程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检索2000至2021年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BSCO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国内外医学课程中应用的文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纳入53篇文献,其中英文10篇,中文43篇,共计12 329例研究对象。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学生理论考核[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0.914,95%CI=0.729~1.100]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SMD=1.385,95%CI=1.172~1.598)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成绩,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教学方法满意度[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1.245, 95%CI=1.038~1.494]、自学能力(RR=1.430, 95%CI=1.168~1.750)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学课程中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医学生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医学课程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虚拟手术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36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22~86岁[(56.4±4.8)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20例,四部分骨折16例。应用E-3D数字化骨科软件进行精准虚拟手术设计,根据手术计划实施精确骨折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记录骨折愈合情况;比较虚拟手术和术后1 d肱骨颈干角和肱骨头高度,评估依据虚拟手术设计实施手术的效果;比较术后1 d、3个月及12个月肱骨颈干角和肱骨头高度;比较术后1 d、3个月及12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及前屈)、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1 d内侧柱的稳定性;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8个月[(18.5±1.8)个月]。患者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6~17.2周[(10.2±1.0)周]。虚拟手术与术后1 d肱骨颈干角和肱骨头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3个月及12个月肱骨颈干角和肱骨头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肩关节外展为(119.4±11.8)°、(155.3±13.7)°,外旋为(37.6±6.3)°、(46.8±7.4)°,前屈为(94.8±10.2)°、(126.9±1.6)°,高于术后1 d的(53.8±4.5)°、(21.6±3.3)°、(44.6±7.8)°(P均<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66.8±8.4)分、(82.4±9.6)分,高于术后1 d的(34.3±6.1)分(P均<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VAS为(4.1±0.5)分、(1.2±0.2)分,低于术后1 d的(8.3±1.4)分(P均<0.05)。术后1 d 34例内侧柱稳定,2例不稳定。1例出现螺钉切出关节面,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结论应用计算机虚拟手术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有利于术后复位维持,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肩骨折 肱骨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成像,三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虚拟现实(VR)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室流出道狭窄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应用VR技术辅助外科诊治11例先心病合并心室流出道狭窄患者,其中法洛四联症9例,右心室双出口术后狭窄1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狭窄1例,术后对VR模型的匹配程度和价值进行评分。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流出道术后3个月最大血流速度和峰值压差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以评估VR技术的应用价值,总结应用经验。结果11例均手术成功,无住院死亡,术后均未出现心室流出道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心室流出道最大血流速度均降至2 m/s以下,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正常。VR模型评分病例匹配程度均在8/10分及以上,8例价值评分3/3分。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的VR技术可以帮助医师更直观地了解先心病合并心室流出道狭窄病变的心腔内、外各结构的空间位置信息,评估关键手术操作的可行性,有利于实施个体化手术和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心室流出道狭窄 虚拟现实技术 手术规划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训练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病人产生的影响,主要从记忆康复、言语康复、注意力恢复、心理康复、辅助疾病评估、远程康复等六个方面展开。指出目前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以期为未来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虚拟现实技术凭借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的特征,有利于调动患儿积极性,使其主动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重复性互动,可促进患儿的神经重塑,有效改善其运动和认知功能。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在脑瘫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虚拟现实技术 脑性瘫痪 儿童 运动功能 远程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中对患者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否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和焦虑状态。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2月到10月间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0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接受结肠镜检查时采用常规处理,不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结肠镜检查时则增加虚拟现实技术,采用虚拟现实一体机无线头盔眼镜给患者视听服务,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以及疼痛水平。结果:从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后的焦虑水平上来看,对照组患者平均得分(8.12±1.62)要明显高于观察组(5.15±1.05),差异显著(P<0.05);从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疼痛状态上来看,对照组患者平均得分(8.44±0.96)同样也要明显高于观察组(5.92±0.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中对患者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还能够明显降低其疼痛水平,值得在未来结肠镜检查中推广运用。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虚拟现实技术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视觉虚拟现实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确诊的并首次接受治疗的3~12岁弱视患儿90例(146眼),虚拟组45例(74眼),传统组45例(72眼)。在屈光矫正及定量遮盖的基础上,虚拟组采用视觉虚拟现实训练方法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力及立体视的变化。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虚拟组总有效率87%,传统组总有效率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6,P=0.008)。3~6岁,虚拟组有效率91%,优于传统组74%(χ2=4.652,P=0.031);7~9岁和10~12岁患儿,虚拟组和传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弱视患儿,虚拟组有效率为92%,优于传统组的75%(χ2=2.908,P=0.018);中度、重度弱视患儿,虚拟组和传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虚拟组有效率为89%,传统组为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虚拟组有效率为85%,传统组为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45)。在治疗后1、2、3个月后虚拟组有效率为43%、54%和87%,持续高于传统组的24%、40%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8,P=0.012;χ2=2.779,P=0.016;χ2=7.086,P=0.008);3个月后,虚拟组立体视觉正常者比例为72%,高于传统组61%(χ2=8.214,P=0.004)。结论: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较传统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更显著,特别是对3~6岁轻度的屈光参差性弱视;该方法不仅可以较快提高患儿视力,还有助于双眼立体视觉的改善。

  • 标签: 弱视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 传统训练方法 视力 立体视
  • 简介: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训练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和下肢粗大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35例,随机分为VR训练组(n=19)和常规训练组(n=16),常规训练组给予3个月的常规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训练;VR训练组给予3个月的VR训练和作业疗法训练。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抓握、视觉-运动整合分测试对患儿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进行评价,采用88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区及E区、改良Ashworth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对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抓握、视觉-运动整合、精细运动发育商、GMFM-88之D区、E区评分、MAS评分、BB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VR训练组抓握、视觉-运动整合、精细运动发育商、GMFM-88D区评分、E区评分、BBS评分、MAS评分较常规训练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VR训练可有效提高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和下肢粗大运动功能。

  • 标签: 虚拟现实训练 痉挛型双瘫 精细运动 粗大运动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体感交互技术下虚拟训练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肩关节活动范围与肌力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7例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患者康复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实施基于体感交互技术下虚拟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康复训练后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范围角度分别为(98.67±16.57)°、(106.37±9.59)°、(27.54±3.61)°、(55.86±7.51)°、(56.41±8.21)°,均高于对照组(42.95±10.62)°、(37.95±5.94)°、(10.87±3.71)°、(23.81±6.81)°、(21.61±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肌力4级22例、5级1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0例、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基于体感交互技术下虚拟训练,可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肱骨肌力水平,促进患者肩关节恢复各项功能,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体感交互技术 虚拟训练 肩关节功能障碍 活动范围 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脏成像当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肝脏成像患者中选取50例,研究时间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对50例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以下简称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的方式,对比在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成像结果。结果对比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的虚拟平扫CT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SNR,统计得知,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中,虚拟平扫的SNR值较常规扫描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动脉期与门脉期患者虚拟平扫下的CT值与SNR,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肝脏成像中,采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的成像效果优于常规扫描成像效果。

  • 标签: 肝脏成像 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 常规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规培医生及低年资住院医生为研究对象,由主讲教师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中制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标识,通过实训授课方式应用在学生中,主讲教师分别对鼻部、咽喉头颈、耳部三个亚专业在多点触控虚拟解剖台中进行讲解。该教学方法因其形象生动的三维立体感激发了课堂学习兴趣,其教学相长的特性有利于医学教育师资的培养,设备的一次性投入也突破传统解剖耗材的供应瓶颈,对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态度的转变也有一定帮助。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能有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增加医学教学中的趣味性,在医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 耳鼻咽喉科 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三维立体脊柱虚拟模型,构建出适用于虚拟手术中实时复杂交互的脊柱三维仿真模型。方法对高分辨率的人体64排CT切片数据进行感兴趣区域图像分割和边缘提取,采用面绘制技术对提取的轮廓序列进行三维数据生成,对重建的模型根据实时交互的需要进行优化。结果重建出的脊柱模型保持了较高的几何分辨率和光滑性,读入虚拟手术系统后.在实时交互下能表现出较好的解剖精确性和实时绘制的真实感。结论基于人体切片数据重建出的三维模型可较好地适用于虚拟手术中的复杂交互操作。

  • 标签: 虚拟现实 三维重建 模型 脊柱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同时也有安全问题存在。虚拟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而确保用户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水平。通过虚拟网络技术可以将信息和用户之间联合起来,可提升数据传输中的隐蔽性,以增强数据安全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况了虚拟网络技术,接着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 标签: 虚拟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 问题 应用
  • 简介:目的利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定量评价经额入路显露海绵窦区的显微解剖特点。方法根据尸头CT和MRI影像数据,以Dex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构建海绵窦三维解剖模型,分别选择颅盖和颅底标识点连成三角形模拟手术骨窗和海绵窦不同显露术野(三角面A、B、c)。结果不同术野三角形面积比较,B面术野最大(均P=0.000),但是到达术野前的操作空间和经过脑组织的体积A、B、C三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面术野到达海绵窦前所需磨除前床突和显露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体积,分别大于经B面和经A面术野(均P=0.000);经B面术野进入海绵窦后磨除前床突的体积,以及显露脑神经和颈内动脉的体积分别大于经c面和A面术野(均P=0.000);经A面术野与经B面术野进入海绵窦后显露垂体的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面术野不显露垂体。结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经额显露海绵窦显微手术人路具有快捷、直观、量化、可重复等优势。

  • 标签: 海绵窦 脑肿瘤 计算机 模似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金银花中具有抗人源手足口病毒HumanEnterovirus71(HEV71)的天然抑制剂。方法:以HEV71病毒衣壳蛋白为靶蛋白,通过PyRx运行AutoDockVina,对自建数据库中的金银花天然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用DiscoveryStudioVisualizer对小分子抑制剂与HEV71的结合模式进行3D建模,分析了得到的小分子抑制剂与HEV71之间的结合情况。用同样的方法对茯苓中的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作为对照。结果:虚拟筛选出了3个金银花中具有潜在活性的化合物:loniflavone,3'-Omethylloniflavone和3,5-dicaffeoylquinicacid。结论:虚拟筛选结果支持金银花具有抑制HEV71病毒活性,并且为金银花抗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金银花 虚拟筛选 手足口病 HEV71 PyRx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解决医院目前服务器资源使用不均的现象。方法运用VMware虚拟化技术搭建医院虚拟化服务器平台。结果提高了服务器整体运行效率,简化了服务器群管理的复杂性。结论减少物理服务器投资的数量,实现应用系统的快速部署,按需分配服务器资源。

  • 标签: 虚拟化 VMware软件 信息化建设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为特点的、允许用户探索和操作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涵盖了骨科教学从手术模拟、关节镜模拟、手术入路设计等各个方面。而其衍生技术主要包括了增强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同样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本文主要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 标签: 虚拟现实 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增强现实 混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