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联合斜外侧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治疗合并腰椎间盘脱出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采用PELD联合OLIF技术治疗合并腰椎间盘脱出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不稳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61.2±6.8)岁;腰椎滑脱7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不稳1例,均先局麻下行PELD,再改全麻下行OLIF。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腰痛、下肢痛及腰椎功能;通过测量手术前后椎管矢状径、椎间隙高度、高度、病变节段角和腰椎前凸角等影像学指标评价疗效。结果11例患者PELD手术时间(52.3±13.2)min,中出血量(10.9±4.7)ml ;OLIF手术时间(56.8±18.0)min,中出血量(65.5±24.6)ml。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为(1.3±0.8)分,下肢痛VAS评分为(1.1±0.5)分,ODI为14.6%±5.3%,以上三个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7, 16.49, 8.73;均P< 0.05)。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术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7.1±1.2)mm,高度为(15.3± 2.2)mm,椎管矢状径为(6.2±1.3)mm,病变节段角为10.2°±3.5°,腰椎前凸角为16.2°±6.2°;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11.5±1.8)mm,高度为(19.2±2.6)mm,椎管矢状径为(10.4±2.5)mm,病变节段角为19.3°±7.8°,腰椎前凸角为27.4°±8.3°;以上五个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3, 4.21, 6.59, 10.32, 7.65;均P < 0.05)。术后即刻出现屈髋乏力及大腿前外侧麻木各1例,对症治疗1个月后均缓解;1例术后1个月发生融合器下沉并出现腰痛加重,再次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后缓解。结论采用PELD联合OLIF手术可以克服单纯OLIF技术间接减压的不足,治疗合并腰椎间盘脱出的退行性腰椎滑脱、不稳或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达到椎管直接减压的目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内窥镜检查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斜外侧腰椎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随着手术的开展,也有各种并发症不断报道,而影像学对OLIF术前评估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广泛查阅近年来相关论文,对影像学在手术窗大小、血管解剖、神经和输尿管损伤风险评估等预防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减少或避免中相关解剖结构的损伤,以期更好地指导手术开展。

  • 标签: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影像解剖学 并发症 术前评估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以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所有患者行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脊柱内镜 显微镜 腰椎管内病变 腰椎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脊柱内镜或显微镜辅助下治疗腰椎管内病变研究。方法 以 40例腰椎管内病变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期,所有患者行治疗,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 20例采用全脊柱内镜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 20例全脊柱内镜联合微镜辅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术后腿痛情况、腰痛情况及腰椎功能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腿痛、腰痛及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全脊柱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腰痛及腿痛情况得以明显缓解,且腰椎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脊柱内镜 显微镜 腰椎管内病变 腰椎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内镜微创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复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予以皮内镜微创治疗,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ODI(Oswestry)评分、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复发患者皮内镜微创治疗后的ODI评分为(2.56±1.27)分,VAS评分为(3.11±0.67)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总优良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皮内镜微创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共20个节段)进行颈椎前路SynCageC植入手术,并进行平均5.8月的短期随访.结果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未见内植物松动、断裂和移位等.结论短期随访结果显示,SynCage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颈椎前路融合内植物.

  • 标签: 颈椎 前路 融合 内固定
  • 简介:背景:文献报道腰椎融合治疗腰椎疾病,有近20%不能达到有效的融合,出现治疗后疼痛、椎间隙塌陷、迟发性后凸畸形等一系列并发症。目的:进一步验证兔腰椎前柱结构切除后髓核组织对植骨融合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在L3盘水平剥离前纵韧带,使其与L3盘前缘形成间隙,植入同种异体髂骨。②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切除L3前1/3盘组织,终板植入同种异体髂骨,缝合同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③切除1/3盘组织+内固定组在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的基础上行前柱的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定: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治疗后12周融合节段垂直拉伸力明显优于其他2组,能够承受更强的外界拉伸力。腰椎侧位X射线检查: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12周植入骨块吸收,椎间隙无新生骨长;切除1/3盘组织+内固定组12周有连续骨桥形成;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12周完全骨性融合。组织学观察: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12周未见骨组织生成;切除1/3盘组织+内固定组12周少量的成熟骨小梁及成骨细胞;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12周大量成熟骨小梁及骨细胞,重塑后的板状骨及哈弗氏结构。结果证实腰椎前柱的稳定性对植骨融合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切除前1/3盘组织后,游离的盘、髓核物质影响了植入骨融合,有效地恢复前柱稳定性能够促进植骨融合,但仍不能达到有效融合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脊柱 腰椎 椎间盘 椎间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腰椎管狭窄症变是骨科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该疾病一般通过手术治疗,因此现研究分析侧镜微创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案,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上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行侧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侧路椎间孔镜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小切口髓核切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镜下髓核摘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JOA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镜下髓核摘除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快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镜下髓核摘除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采用皮镜下髓核摘除治疗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镜下髓核摘除治疗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卧床时间,加快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选择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90 例,所有患者均实施 镜下髓核摘除。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状态。 结果:经过为期 3 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 90 例患者中显效、有效与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 62 例、 26 例、 2 例,治疗有效率为 97.78% ( 88/90 )。同时治疗之前,患者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 6.34 ±0.16 )分、( 6.27 ±0.25 )分,经过此次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有所改善,其中腰痛评分为( 1.61 ±0.74 )分,腿痛评分为( 0.87 ±0.65 )分,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患者接受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且腰椎功能得到改善,腰腿疼痛程度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镜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选患者采用镜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后,并在术前和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比较患者治疗以及护理前后的VAS评分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产生,同时患者均住院用时(7.0±0.6)d。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镜椎间盘切除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病情恢复。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镜治疗法与板开窗髓核摘除两种手术方法在腰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镜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板开窗髓核摘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和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镜手术与板开窗髓核在摘除均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镜手术法的治疗创口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法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融合器植骨融合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人工融合器植骨融合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症38例,根据邹德威疗效评价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38例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优2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1%。结论人工融合器植骨融合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真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植骨融合率高,可保持术后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椎间融合 内固定 腰椎滑脱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斜外侧腰椎融合(OLIF)联合后路导航皮置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采用斜外侧腰椎融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后路导航皮置钉固定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6%(P<0.05)。结论对于腰椎滑脱症的治疗采用斜外侧腰椎融合联合后路导航皮置钉固定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后路导航置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