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对策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115例,女性有85例,他们的年龄在45-70岁之间。采取走访或者查阅病例的方式对少数民族高血压患者所服用的降血压药的剂量、名称、生活规律、用药依从性、饮食状况以及服药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对策进行有效性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血压患者控制不住自身血压的原因与自我保健意识薄弱、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不科学、服药依从性差以及用药方法不科学等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在少数民族地区,强化对服药依从性与健康生活方面的教育与培训,有助于增强贫困区域高血压患者对自身血压的控制率,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女性HPV感染率及人群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宫颈癌预防及人群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克拉玛依市对21~59岁妇女,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HC2-HPV检测初筛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任一结果检测阳性者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细胞学和/或高危HPV阳性者再转诊做阴道镜和组织活检。结果4 536名研究对象HPV总感染率为21.52%,汉族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感染率分别为17.63%和27.88%(x2=42.081,P<0.01)。HPV感染率与年龄、族别密切相关,少数民族人群显著高于同年龄组汉族人群(P<0.05)。汉族女性感染高峰为24~30岁和41~45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少数民族女性感染高峰年龄分别为36~40岁和51~59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高,HR-HPV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HSIL与宫颈癌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人群的主导亚型为HPVl6、58、52、18、53,其中少数民族女性HPVl8、52型显著高于汉族人群(x2=5.98,P=0.04;x2=11.64,P<0.01)。少数民族人群中宫颈疾病患者HPV多重感染率27.04%(43/159)显著高于汉族6.97%(27/387)(x2=13.84,P<0.01)。结论HPV感染率随年龄变化呈双峰状态且存在民族特异性,HPVl6、58、52、18、53为本地区少数民族及汉族女性中常见的基因型别,少数民族女性宫颈病变标本的多重感染率显著高于汉族。
简介:[目的]探讨少数民族驾驶员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个地州的486名少数民族公交车及出租车驾驶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培训前后对驾驶员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结果]培训后驾驶员理论(11.07分±5.14分)、技能成绩(74.54分±11.54分)均高于培训前理论(4.02分±4.38分)、技能成绩(17.86分±15.84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年龄、学历驾驶员培训后心肺复苏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驾驶员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和技能有强烈的培训需求,培训过程中应积极克服语言障碍,鼓励具备维汉双语技能的驾驶员协助进行翻译及解释,提高培训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问题,完善现行管理办法,减少补发、废证数,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各族人民。方法从2011年到2013年《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系统及签发、补发专用登记簿中提取的相关资料,核对年报表,按补发、废证原因分类,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到2013年共使用《出生医学证明》4310份,补发385份,废证21份。结论家长对《出生医学证明》法律效力和重要性的意识淡薄、多民族传统观念及交通不便未到医院娩出、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不够责任意识不强,是导致补发、废证的主要原因。
简介:目的探讨近年来我地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统计一年来我地区四家不同级别,不同性质医院剖宫产现状及指征结果;四家医院平均剖宫产率为64.2%,明显超出WHO规定的15%以下。剖宫产指征前四位因素为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瘢痕子宫、社会因素。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诸多因素,规范剖宫产指征诊断,提倡人性化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及胎儿监护质量,加强责任心,加大孕期宣教力度,创建和谐医患关系,严格产科准入制度是降低剖宫产率,保障母婴平安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我国医疗资源分布和配置存在极大不均。目前我国大城市、城市居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有的比例不大,但却占有最一流的医务人员、最好、最多的医疗资源,而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名族地区医疗资源缺乏,尤其是儿科护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由于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语言、生活习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保留相对完整,且这些文化、生活环境与其它地区差异较大,给其医务人员工作带来了巨大障碍。该地区生活着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其它少数民族。本人从小和多种民族打交道,深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居民由于长期与外界缺乏交流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甚至对汉语听不懂,这些都不利于医疗工作的进行。所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儿科护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