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新生儿外周血染色核型分析,为优生优育提供有价值临床依据。方法对320例母亲是唐筛高危和出生缺陷儿,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即经细胞培养获取中期分裂相,做G带核型分析。结果320例新生儿中,发现染色异常核型43例,异常染色核型占13.44%。新生儿常见遗传病为21三综合征,占53.49%。结论染色核型分析为优生优育提供有价值临床诊断依据,产前诊断最重要内容为预防21三胎儿出生。应重视产前羊水细胞培养染色核型分析,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染色体 G显带 异常核型 遗传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枣庄地区2000例遗传咨询者进行外周血细胞培养,常规染色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共检出异常核型175例,异常率为8.75%(175/2000),异常核型涉及到三体型、单体型、罗伯逊易位、不平衡重排等。受检者中不良孕产史1125例,检出异常核型89例,占异常核型50.86%(89/175);不同程度智力低下356例,异常核型54例,占异常核型30.86%(54/175);不孕不育469例,异常核型32例,占异常核型18.26%(32/175)。结果表明,染色核型分析对不良孕产史、智力低下、不孕不育等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与D、G组短臂变异和Y染色长度变异也有一定相关性,应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

  • 标签: 遗传咨询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不良孕产史 智力低下 不孕不育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咨询患者中罗伯逊易位发生率及其对优生优育影响,探讨罗伯逊易位与物种进化关系。方法:回顾2011年送检913例外周血标本,通过染色培养技术,G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913例遗传咨询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为胎儿畸形、体格或智力发育迟缓及不良孕产史等,共检出罗伯逊易位17例,检出率为1.86%(17/913),并发现罗伯逊易位家系1例,申报世界首报核型1例。结论:罗伯逊易位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等疾病重要原因之一,检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并对他们进行生育指导是十分必要;同时,罗伯逊易位也可为物种进化提供选择材料。

  • 标签: 遗传咨询 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 双罗伯逊易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在检出胎儿染色异常方面的作用。方法于孕11周—14周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并随诊观察。结果通过超声探测共检出16例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其中3例染色胎儿,4例正常染色胎儿但随诊发现有严重并发症,与颈项透明层增厚但染色及预后正常胎儿相比,上述异常胎儿于孕11—14周时颈项透明层显著增厚,且大多数进展为妊娠中期时颈部水肿,并合并其它超声异常。结论超声探测颈部透明层厚度能早期有效检出染色异常胎儿及合并严重并发症胎儿,结合产前诊断超声随诊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对胎儿评估预后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超声检查 胎儿 异常胎儿 染色体异常 颈项透明层 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20例新生儿外周血染色核型。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320例出生缺陷儿,为新生儿实施细胞遗传学分析,就是通过细胞培养获得中期分裂相,实施外周血染色核型分析。结果:320例新生儿中,发现有45例染色异常核型,占比有14.06%%。有213例患者存在染色数目异常,其余107例患儿存在结构异常。新生儿最常见遗传疾病为21三综合征,占总数51.11%,其次发病率最高为性染色异常,占总数20%。结论:实施染色核型分析对保证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也是其最重要诊断依据,在产前实施诊断检查能够有效预防21三胎儿出生。因此必须要重视对羊水细胞实施染色核型分析,可减少缺陷儿出生率,保证人口出生素质。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 诊断效果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2000年4月因乏力、皮下淤斑就诊。体格检查:脾重度肿大。血常规检查:血小板122g/L,白细胞306×10^9/L,中性中幼粒0.79,血红蛋白330×10^9/L。骨髓检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染色核型分析:46,XY,t(9;22)(q34;q11)[6]/46,XY[4]。羟基脲诱导缓解后予以重组干扰素α-1b(赛诺金,300万u皮下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治疗6年,间断使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羟基脲,其间多次复查B型超声示脾轻度肿大,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PH染色体 临床分析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2例低磷酸症(hypophosphatasia,HPP)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分析及基因变异检测,以探讨HPP致病机制,加强我们对HPP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例HPP患者及其家属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致病基因检测,并通过Sanger测序和家系验证确认其遗传方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功能分析。结果先证者1临床表现为发育迟滞、漏斗胸和乳牙过早脱落等临床表现,血清碱性磷酸水平略低于正常值,临床高度怀疑HPP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先证者1碱性磷酸基因ALPL上带有复合杂合变异(c.1120G>A和c.1334C>G),分别遗传自父母,符合常染色隐性遗传;且两种错义变异经多种生物信息学预测均为有害,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分级为疑似致病性;综合以上结果先证者1被诊断为儿童型HPP。先证者2临床表现为恒牙缺失3颗而无骨折史以及其他骨骼异常,血清碱性磷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范围,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携带c.1190-3C>G单杂合变异,遗传情况不明,ACMG指南初步判定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综合以上结果先证者2被诊断为牙齿型HPP。以上三种变异均未见报道,认为是新发变异。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HPP是一种与ALPL变异相关疾病。其中变异c.1120G>A和c.1334C>G分别位于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重要功能域:同型二聚结合区和冠状区,影响该功能;而c.1190-3C>G可能通过影响基因剪切,影响碱性磷酸活性。

  • 标签: 低磷酸酶症 碱性磷酸酶基因ALPL 基因变异 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对2015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低磷酸血症(HP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10岁,因发热伴颜面皮疹4 d入院。既往确诊HPP 7年。临床表现为骨骼及牙齿发育异常、口腔溃疡、颊部红斑、肾脏病变,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碱性磷酸水平低下,全血细胞减少,抗核抗体(ANA)1∶1 00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补体C3、C4下降,诊断为SLE,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定期随诊,于确诊SLE 2年后死亡。SLE并HPP临床极为罕见,症状上可有重叠,需注意鉴别。

  • 标签: 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低磷酸酶血症
  • 简介:摘要本研究在构建(陆地棉×黄褐棉)BC1种间群体基础上,利用11、21染色1012对SSR引物,对陆地棉品种中棉所35与黄褐棉进行多态性筛选,共获得212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引物比例为20.7%。以多态引物检测群体92个单株基因型,共获得53个SSR标记位点。利用这些新获得标记位点与实验室前期定位到11和21染色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陆地棉×黄褐棉)BC1种间群体11、21染色遗传图谱。新加密后11染色共有111个标记位点,新增位点36个,覆盖长度为190.4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7cM;21染色共有141个标记位点,新增位点81个,覆盖长度为194.2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4cM。遗传图谱上141个标记位点中有3个标记位点偏离孟德尔11分离比例(P<0.05),偏分离标记占标记位点总数2.1%。本研究结果为构建(中棉所35×黄褐棉)BC1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陆地棉 黄褐棉 SSR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柳新 朱志军 孙丽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肝脏移植中心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00050,北京市移植耐受与器官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 101100,首都医科大学儿童肝脏移植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本综述系统性回顾了世界范围内各中心在常染色隐性多囊肾病(ARPKD)受者临床表现、分型和鉴别诊断,肾移植术后肝胆相关并发症问题,以及行肝肾联合移植经验,论述肝肾联合移植必要性及可行性,并讨论现存技术及手术指征判断等难题,以期为临床医师对手术时机把握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肝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 免疫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异常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胎儿房室间隔缺损超声资料及其染色核型分析资料。结果经超声诊断9例房室间隔缺损胎儿,有3例是21-三,1例是18-三,余5例未见核型异常。结论胎儿房室间隔缺损与染色异常密切相关。

  • 标签: 胎儿 房室间隔缺损 染色体核型分析 超声诊断 21-三体 18-三体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胎儿染色异常对医师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三年间在我院进行系统超声及超声心动图筛查中晚孕期孕妇资料,在发现胎儿异常时告知孕妇,在得到产前咨询以及得到孕妇知情同意后,对孕妇进行侵入性产前检查(亦称为羊水或脐静脉穿刺),对得到样本进行染色核型分析,将分析结果中各个类型超声异常表现进行记录,并将其与染色异常发病风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孕期发现胎儿异常且接受医师进行侵入性产前检查(羊水或脐静脉穿刺)孕妇共98例,其中,产前系统超声筛查中严重异常71例中,26例发现染色异常;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出严重异常和微小异常之间,胎儿染色异常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产前诊断中胎儿被诊断出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外畸形时,染色异常发病率达到62%。结论: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可以发现大部分胎儿异常发育,针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尤为有效,这在临床中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产前系统 超声筛查 染色体异常 先天性疾病
  • 简介:<正>常染色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是以双侧肾脏多发进行性囊肿生长为主要特征一种较常见单基因遗传疾病。虽然近年来ADPKD成为肾脏病研究领域一个热点,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已举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尚没有定论。纵观目前对ADPKD发病机制研究,主要可分为两大方向:①ADPKD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其主要学说包括:"二次打击"学说;螺旋区-螺旋区相互作用学说;终止信号假说;齐-杂合子学说。②ADPKD囊泡内囊液异常分泌:纤毛致病学说及其他原因导致囊泡内囊液异常增多理论。

  • 标签: 发病机制 囊肿 基因突变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核型。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孕中期孕妇300例,于B超检查监护下为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将所抽羊水行细胞培养与染色核型分析。结果经实验可得,300例孕妇中一次性羊水穿刺与细胞培养成功299例(99.7%);胎儿染色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7例(9.0%),结构异常23例(7.7%);数目异常8例(2.7%)。结论羊水细胞培养与染色核型分析安全可靠,对孕妇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孕中期 羊水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染色核型。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177例诊断出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研究,采集中期产妇绒毛、羊水或者脐血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染色核型。结果177例胎儿中合并心外异常101例,其中染色异常43例,占42.57%,未合并心外异常76例,其中染色异常14例,占18.42%,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177例胎儿中存在57例染色异常,占32.20%,不同异常情况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文研究可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存在大多数患儿存在染色异常等问题,染色畸变占相当重要地位,临床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染色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染色核型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染色体 核型 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