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新中国十七年的工业题材绘画中,画家们从各个可能的角度出发,创作出了相当数量的、能够表现出钢铁与新中国现实生活关系的视觉形象:从可以加强国内地区间物资交流的铁路,到可以减轻农民劳作、承载着农业现代化理想的拖拉机,从足以代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的“钢都”,再到创作最新最美图画的“为钢铁而战”。这其中包括有“物”的形象,如铁路、拖拉机和钢材;有“空间”的表现,如钢厂外景和生产车间的出钢;也有“人”的表现,如炼钢、夺钢等代表工人阶级的钢铁工人形象。论文尝试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画坛,从美术家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的立场出发,考察工业题材绘画的衍变、钢铁作为新事物入画的情形;并以具体绘画作品为例,考察钢铁形象生成中创作和接受的互动以及钢铁形象的象征性与新中国视觉构建体系的关联,对钢铁为什么入画,以及如何入画的原因提供可能有效的解释。
简介:谈起剪纸创作,人们常会提到"绘画化"这个问题。什么叫剪纸"绘画化"?我觉得很难给一个确切的定义。大约是说运用绘画的某些手法和概念创作剪纸吧。绘画,是一个复杂的艺术现象,西方画架艺术大多表现光、色见长,而东方的案头艺术则多以点、线为主要表现手段。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都是千姿百态的。我们看到,油画、水粉、水彩、国画、漆画、装饰画等等,它们都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可以有具象的,也可以有抽象半抽象的;有写意的,也有写实的;有焦点透视的,也有散点透视的;有用点、线为主的,也有用块面为主的;有展示二维、三维空间的,也有展示四维连续空间的。绘画的许多表现方法,并非为绘画类平面造型艺术所独有的专利,在雕塑、工艺设计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