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对雏蝗属的褐色雏蝗(Chorthippusbrunneus(Thunb.)),异色雏蝗(C.biguttulus(D.)),小翅雏蝗(C.fallax(Zub.))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染色体数目均为2n(♂)=17=16+XO;常染色体类型为两类,近中着丝点染色体(m,6条)和近端着丝点染色体(T,10条),性染色体类型为近端着丝点。褐色雏蝗和异色雏蝗的核型公式和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K(2n,♂)=17=6m+11T=6L+6M+4S+XO,K(2n,♀)=18=6m+12T=6L+6M+4S+XX;小翅雏蝗的为:K(2n,♂)=17=6m+11T=6L+4M+6S+XO,K(2n,♀)=18=6m+12T=6L+4M+6S+XX。褐色雏蝗性染色体中部有次缢痕,染色体臂数NF=23(♂)、24(♀)。
简介: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在充分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PS和RS)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草原生态信息实现规范化采集与更新,实现生态基础数据、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修复技术等信息要素互通共享,可以为不同区域中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区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刈割时间、水分含量、切短长度及青贮密度4个不同青贮条件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天然牧草青贮的条件.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将天然牧草青贮30天后,测定其pH值、有机酸和氨态氮含量,采用费氏(Flieg)评分法,利用乳酸、乙酸、丁酸为基础进行评分,对草甸草原天然牧草的发酵品质情况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天然牧草青贮发酵品质存在差异,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造成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刈割时间〉含水量〉切短长度〉青贮密度.最终确定草甸草原天然牧草青贮最适条件是含水量为60~70%,刈割时间为7月下旬,切短长度为1~3cm,密度为450~500kg·m-3,该工艺水平下天然牧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最佳.
简介: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8月,对设置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增温和氮素添加交互控制模拟试验,研究了增温与氮素添加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植物群落和物种盖度、高度、密度、频度和多样性。旨在为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的盖度,仅冷蒿物种的盖度在施氮肥和增温间有显著性差异;增温施氮肥交互作用显著降低短花针茅的盖度。施氮肥显著降低无芒隐子草物种平均高度,而增温和增温施氮肥交互作用对蒙古葱物种的平均高度有显著性差异。增温和施氮肥的交互作用显著降低短花针茅物种的密度。施氮肥显著降低冷蒿频度(P〈0.05);增温和施氮肥的交互作用显著降低短花针茅频度(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