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阿替普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与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5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收集整理资料,根据早期疗效分组:有效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18%,n=33),无效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18%,n=17),针对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溶栓时间窗、房颤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入院HISS评分、脂蛋白(a)水平、FIB水平、溶栓时间窗、房颤是阿替普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可参考上述指标,以对患者病情、转归情况进行判断。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疗效 长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用丁苯酞与阿替普联合治疗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抽签法进行分组,40例参照组应用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丁苯酞,40例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替普,对比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对比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应用丁苯酞与阿替普联合治疗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显著,可改善患者身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证明该治疗方法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人细胞色素P450(CYP)1D6活性的影响及其与CYP1D6基因型的关系。方法(1)体外试验:取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正常肝组织制备人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0、0.015、0.050、0.100、0.100、0.400、0.800mmol/L)及美托洛尔,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美托洛尔代谢产物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以此反映CYP1D6活性。(1)体内试验:以18名健康男性[年龄19~16(11±4)岁,体重61~75(69±7)kg]为对象,其中CYP1D6基因型为*1/*1、*1/*10、*10/*10者各6名。试验分3个阶段进行,采用两阶段交叉试验设计。将受试者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分为1组。第1阶段(第1~11天):1组连续10d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400mg/d,另1组不给药,第11天清晨1组受试者均口服美托洛尔100mg;第1阶段(第11~17天):1组均不采取任何措施;第3阶段(第18~18天):第1阶段未服药组连续10d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400mg/d,另1组不给药,第18天清晨1组受试者均口服美托洛尔100mg。第11和18天口服美托洛尔100mg后收集受试者连续8h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美托洛尔及α-羟基美托洛尔浓度,以二者之比反映CYP1D6活性。结果体外试验显示经0、0.015、0.050、0.100、0.100、0.400、0.800mmol/L葛根素处理的人肝微粒体反应体系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分别为(0.018±0.001)、(0.015±0.001)、(0.015±0.001)、(0.011±0.001)、(0.011±0.001)、(0.010±0.001)、(0.005±0.001)mmol/(mg·h),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总体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50,P=0.000)。两两比较显示,0.100、0.100、0.400和0.800mmol/L葛根素组α-羟基美托洛尔产率明显低于0、0.015、0.050mmol/L葛根素组(P﹤0.05),0.100、0.400、0.800mmol/L葛根素组明�

  • 标签: 葛根素 细胞色素P450 1D6 基因型 CYTOCHROME P4501D6
  • 简介:急性脑梗死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研究已证实基质金属蛋白(MMPs)在急性脑梗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MMP-2、MMP-3和MMP-9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基质金属蛋白的成员。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但其对血浆MMPs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本研究观察了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MMP-2、MMP-3和MMP-9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患者 基质金属蛋白酶 强化降脂治疗 阿托伐他汀 疗效观察 MMP-2
  • 简介:N-乙酰基转移2(N—acetyhransferase2,NAT2)是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在人体内乙酰化代谢的关键。NAT2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造成氨基酸序列变化,进而影响含量或活性,并对相关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近年来,NAT2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与SASP药物效应的相关性备受关注,现将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N-乙酰基转移酶2 柳氮磺吡啶 基因多态性 药物效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乙酰化代谢
  • 简介:肽基环氧酮类化合物对20S蛋白体具有抑制作用,使之成为可能的抗肿瘤药物。根据此类抑制剂的结构和特殊抑制机理,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连接环氧酮部分(C-末端药效团)和肽骨架的化合物。合成工作方面,我们使用了经过Weinreb酰胺得到关键中间体末端α,β-不饱和酮的新合成方法,产率为62%-65%。

  • 标签: 环氧酮 合成 Α Β-不饱和酮 Weinreb酰胺
  • 简介:目的以咪哒唑仑为探针药,研究大鼠肝药CYP3A抑制状态下对药物体内外代谢活性的影响,以建立评价CYP3A药物代谢功能的药动学指标。方法①体内实验:以咪哒唑仑(MDZ)为CYP3A底物,酮康唑(KTZ)为CYP3A选择性抑制剂,通过静脉注射负荷剂量(1.2、10、30mg/kg)与恒速滴注(0.7、2.0、3.0mg/hr/ks)相结合的方法,使KTZ达到不同的稳态血药浓度(约1.49、7.16、36.25μg/ml),以实现对CYP3A的持续抑制。恒速滴注开始后2h,大鼠舌静脉注射MDZ10mg/kg,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和肝样品;

  • 标签: CYP3A 抑制状态 咪哒唑仑 代谢活性 体内外 肝药酶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多西环素(LDD)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均予洁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LDD和安慰剂2组,各10例.LDD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时检测2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8(MMP-8)水平,并对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明显改善,龈沟液量明显减少,MMP-8水平均下降(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LDD组的龈沟液量和MMP-8治疗后6个月下降明显[(0.13±0.02)μl比(0.29±0.02)μl;(3.7±3.2)ng/30s比(12.3±4.1)ng/30s,P<0.05],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在治疗后9、12个月改善更为明显[(0.65±0.25)比(1.25±0.13);(0.70±0.24)比(1.20±0.18);(2.54±0.18)mm比(3.22±0.12)mm;(2.25±0.17)m比(3.18±0.1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小剂量多西环素,能明显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而这与其能降低龈沟液中MMP-8水平有关.

  • 标签: 牙周炎 龈沟液 多西环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简介:目的研究拓扑异构Ⅰ抑制剂对耐阿霉素淋巴瘤细胞株(L1210/ADM)的杀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V)染色、梯状DNA电泳与细胞形态学观察等方法分析不同浓度(0.05、0.10、0.20、0.40μmol/L)拓扑异构Ⅰ抑制剂对L1210/ADM细胞的杀伤和凋亡作用,采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Caspase)8、Caspase-3抑制剂IETD-fmk、DEVD-CHO分析拓扑异构Ⅰ抑制剂介导的靶细胞杀伤和凋亡作用与Caspase的关系.结果0.10μmol/L拓扑异构Ⅰ抑制剂对靶细胞株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和0.05μmol/L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用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3组各时间点的靶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单用拓扑异构Ⅰ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细胞株经拓扑异构Ⅰ抑制剂处理后,部分靶细胞株出现了细胞凋亡;加用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组中,有部分细胞死亡,但无凋亡小体形成,死亡细胞均为锥虫蓝染色.经拓扑异构Ⅰ抑制剂处理的靶细胞株大部分细胞出现胞体解离,并彼此黏附成簇状的、锥虫蓝拒染的凋亡小体,靶细胞株DNA电泳表现为特征性梯状图谱;加入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的各组可以看到阻断了梯状DNA的产生.结论拓扑异构Ⅰ抑制剂对L1210/ADM细胞株具有较强的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Caspase-8、Caspase-3的有序性活化.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细胞 DNA拓扑异构酶类 Ⅰ型 细胞株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丙氨酸氨基转移联合Nesfatin-1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作用研究。方法:搜集本院 2019.8.1到2020.1.1妇保科建档人群1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到院正常检查的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统一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联合Nesfatin-1检测。结果:ALT指标和孕期血糖及胰岛素指标为正相关,回归结果显示ALT、GGT等是导致发生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丙氨酸氨基转移联合Nesfatin-1检测能够反映出妊娠期糖尿病指标的变化情况,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氨酸氨基转移酶 Nesfatin-1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生化及心肌学检测指标与普通老年肺炎患者之间的区别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研究组)以及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通老年肺炎患者(参照组)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针对性检测患者的常规血生化指标以及心肌学指标,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从获取患者血生化指标及心肌学指标数据可见,两组患者数据之间有所不同,AST、ALT、CK-MB、LDH指标值存在明显性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中TP、TBIL、CK指标值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性不明显,统计学检验无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生化及心肌学检测指标与普通老年肺炎患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因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较普通老年肺炎患者更易发生心肌损害,因此对患者进行临床血生化及心肌学的检测非常重要,对于心肌疾病可起到尽早发现并且积极预防的作用。

  • 标签: 血生化指标 心肌酶学指标 肺炎支原体感染 普通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集束化护理对阿替普急诊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阿替普急诊溶栓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75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dlel指数以及HIHSS评分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功能与非抗氧化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将本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健康体检人群分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及非抗氧化物检查,对其进行比较,并分析认知功能总应答数与非抗氧化物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各项DBIL、TBIL、ALB、UA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总应答数评分与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成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胆红素、总胆红素和尿酸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关,非抗氧化物的水平浓度降低可能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稳定期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非酶抗氧化物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评估培门冬(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这两种制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儿,分别采用包含L-asp(L-asp组)及Peg-asp联合化疗方案(Peg-asp组)进行诱导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ALL患儿共427例,其中L-asp组233例、Peg-asp组194例。2组患儿第15天及第33天完全缓解率(M1)及部分缓解率(M2)等骨髓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p组的过敏反应、谷丙转氨酶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延长、抗凝血Ⅲ降低的发生率高于Peg-a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p与Peg-asp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类似,但Peg-asp的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凝血异常等发生率较L-asp更低。

  • 标签: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植物来源的抗白血病药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已成为急性粒细胞性自血病的首选药物之一:我们的研究还表明该药对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运动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为探讨其作用机理,进一步观察了该药对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Ⅳ型胶原的分泌及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HT-1080细胞Ⅳ型胶原MMP-2和MMP-9的产生及活性。结果:三尖杉酯碱在0.001,0.01μg/ml浓度下对HT-1080细胞MMP-2和MMP-9的产生及活性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肿瘤细胞增殖 高三尖杉酯碱 Ⅳ型胶原酶 活性 分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 简介: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细胞信使分子和效应因子,参与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研究发现N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而NO是由一氧化氮合(NOS)以L-精氨酸为底物在NADPH存在下生成,本研究通过对肠癌、食管癌和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NOS的测定,探讨NOS含量与这几种肿瘤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血清 一氧化氮合酶 肠癌 食管癌 肺癌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基因(hTERT)、p53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13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的Hp感染、p53蛋白和hTERTmRNA的表达。结果①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非典型增生和胃癌患者中Hp的感染率分别为40%、60%、70%和72.5%。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变中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25%、50%、62.5%,其中胃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ERT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0、10%、30%、78.75%,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非典型增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p感染阳性的胃癌病例,p53、hTERTmRNA阳性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p阴性胃癌病例(P〈0.05);p53阳性的胃癌中端粒基因表达均为阳性,p53阴性的胃癌中有部分端粒基因表达阳性(66.7%)。结论Hp感染与p53基因的突变、hTERT活性密切相关;p53基因突变可导致端粒活化,但端粒激活可能不完全依赖于p53基因的调控。

  • 标签: 胃癌 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P53 端粒酶基因
  • 简介:本研究考察了五味子水/醇提取物多次给药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450)6种亚型的影响。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彬醇提取物,连续给药7天,剂量为1.5g/Kg,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制备大鼠肝微粒体,将CYP4506种亚型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右美沙芬(CYP2D2)、双氯酚酸钠(CYP2C6)、美芬妥英(CYP2C11)、氯唑沙宗(CYP2E1)、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酶 五味子提取物 SD大鼠 探针底物 P450同工酶 CYP450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