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颌术术后的复发往往与颞下颌关节(TMJ)结构和位置异常有关,包括髁突移位、进行性髁突吸收和关节盘移位等。正颌外科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手术,对TMJ的结构和位置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牙颌面畸形患者往往术前即有TMJ的疾病,因此正颌手术本身对TMJ的影响是否导致了复发和产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需要多项研究探索。有一些学者提出,正领手术同期行关节盘复位术可提高手术效果稳定性。对预防由于TMJ结构和位置异常引起的复发或TMD,目前临床尚无特定方法。鉴于此,本文将在正颌外科对TMJ结构的影响,与TMD的关系,以及预防术后复发和TMD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简介:目的:通过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法测试在纤维桩表面经过6种不同的处理后与核树脂的粘接强度,探索何种表面处理方法能显著提高纤维桩与核树脂的粘接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30根石英纤维桩随机分成6组,每组5根。A组纤维桩表面涂布粘接剂,B组涂布硅烷处理剂,吹干后涂粘接剂,C组5%氢氟酸酸蚀30sec,流水冲洗吹干后处理同A组,D组5%氢氟酸酸蚀30sec,流水冲洗吹干后处理同B组,E组24%双氧水处理,后操作同A组,F组24%双氧水处理后操作同B组。在桩周分层固化核树脂,用低速锯沿纤维桩外周平行片切,再垂直粘接面片切成横截面约0.9mm×0.9mm的长方柱状试件,每组15个,用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法测试纤维桩与核树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类型。结果:A组微拉伸粘接强度8.78±2.20MPa,B组9.35±1.92MPa,C组15.50±2.87MPa,D组22.98±3.24MPa,E组16.64±2.70MPa,F组24.88±3.90MPa。用氢氟酸酸蚀的C组和D组和用双氧水处理的E组和F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明显高于A组B组(P〈0.05)。用氢氟酸酸蚀后再硅烷化处理的D组比C组、用双氧水处理的F组比E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微拉伸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纤维桩与核树脂的断裂模式为粘接破坏。结论:单纯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石英纤维桩表面不能明显提高粘接强度,用氢氟酸酸蚀和双氧水处理能提高石英纤维桩的粘接强度,经氢氟酸酸蚀和双氧水处理后再硅烷化处理能提高石英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简介:目的:利用健康离体牛牙,评价伢典对健康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牛切牙28颗,磨除唇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酸蚀组,伢典处理组,伢典处理+酸蚀组。分为不做预处理组,37%磷酸酸蚀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后再用37%磷酸酸蚀处理组。在牙本质表面粘结形成直径5mm,高3mm的光固化树脂圆柱体。37℃水浴24h后,以1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伢典处理后的健康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不做预处理的健康牙本质。伢典处理不影响酸蚀效果。结论:伢典对复合树脂与健康牙本质间的粘结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简介:目的观察Vector系统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Gracey刮治器和Vector系统治疗技术,在治疗后15、45、90d时分别测量并记录牙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和出血指数(bleedingindex,BI)。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PD在治疗后15d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45d和90d时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B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eclor系统在牙周治疗中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青少年下颌第一恒磨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生理性移动的现象和规律。方法选择11名正常生长发育个体8~16岁的头颅侧位片进行下颌金属标记钉重叠和测量,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移动规律。结果8~16岁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牙尖相对下颌基骨平均向近中移动(3.63±1.29)mm,向方移动(5.92±1.78)mm,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动最快的时期是10~12岁,平均近中移动(1.52±1.25)mm;下颌第一恒磨牙向移动与下颌骨生长量(Co-Gn)强相关(r=0.623,P<0.01)。结论在不受正畸干预的情况下,下颌第一恒磨牙随着生长发育持续向近中移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垂直向生长与下颌骨的生长节律一致,提示下颌磨牙的垂直向移动是牙列对下颌骨垂直向生长的适应性表现。
简介:目的探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黏接磨牙颊面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进行黏接型磨牙颊面管的黏接.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颊面管的脱落率及脱落后牙釉质上的黏接材料残留指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GCFuji正畸黏接剂组的颊面管脱落率略低于京津釉质黏接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黏接剂黏接后均显示,上颌第一恒磨牙上的颊面管脱落率最低.而上颌第二恒磨牙的颊面管脱落率最高:两组颊面管脱落后黏接材料牙面残留指数均多数为3.分别占总体分布的55.0%和59.1%。结论黏接黏接型颊面管时使用GCFuji正畸黏接剂和京津釉质黏接剂的黏接效果差别不大:两组颊面管脱落时断裂界面均多数在牙釉质与黏接材料之间。
简介: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骨缺损中引导骨形成的作用,为骨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骨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骨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骨缺损处的成骨情况.结果: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骨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骨,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骨性连接.结论: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口腔印模和模型的消毒方法。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7月至2011年i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福建省某戒毒所现有1000余名戒毒人员中有口腔修复诊疗需求的HIV感染者28例,分别用2%戊二醛消毒液和含氯消毒液对其口腔印模及模型进行消毒。根据印模与模型是否同时消毒分为4组,用无菌棉拭子在灌注后的模型表面采样,并用核酸定量法检测不同消毒方法对HIv灭活的影响。结果印模与模型均进行消毒后,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为5.12,印模与模型均不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1.00。仅对印模进行消毒和仅对模型进行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分别为3.28及2,34。结论口腔诊疗中完善的印模及模型消毒可以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的传播与交叉感染;单独对印模或模型消毒无法完全灭活HIV。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在野外事故现场和战场的快速气管切开装置和方法。方法分别对6只杂种犬和6只小型猪进行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术。实验过程中,特制分段弧形环甲膜穿刺管从环甲膜刺入并推进,其尖端自然向上挑破皮肤穿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果杂种犬切开时间为(2.04±0.98)min,小型猪切开时间为(2.32±1.12)min,通气迅速。同时,弧形环甲膜穿刺管在颈正中固定,不易向两侧偏移,有利于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论此方法快速、简单、安全,所有操作单人即可完成,完善后有望应用于野外事故现场。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降温方法和不同冷冻保护液的深冷冻保存技术,对人离体牙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第一或第二前磨牙25颗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使用含海藻糖或不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分别应用程序降温或快速降温至-196℃,冷冻保存一周;一组新鲜拔除牙齿为对照组。分别刮取牙根面中1/3的牙周膜组织,消化法收集细胞,台盼蓝染色,高倍镜下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不同降温方法不同冷冻保护液深冷冻保存与对照组相比,牙周膜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其中,使用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程序降温的方法牙周膜细胞存活率最高。结论:应用深冷冻技术保存牙齿,牙周膜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变化,其中使用含海藻糖的冷冻保护液程序降温的方法对牙周膜细胞的活性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