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面肌痉挛病人是否有颅内责任血管压迫,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处理提供手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MVD治疗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面神经是否存在责任血管,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面神经出脑干端面神经根区(REZ)至进内听道全程,在压迫点放置Teflon减压垫棉。结果术中发现单纯面神经REZ区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88例,既有REZ区压迫又有面神经桥前池段被责任血管袢推拉成角6例,单纯面神经桥前池段被责任血管袢推拉成角5例,动脉血管与面神经之间蛛网膜黏连增厚但未见血管压迫或推拉神经9例。术后抽搐症状立即消失92例,症状明显缓解16例,3个月后延迟治愈,总有效率100%。结论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是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但血管袢直接推拉桥前池段或者间接通过蛛网膜牵拉面神经主干也可引发相关症状,术中责任血管的准确辨识、面神经全程减压松解,才能达到手术疗效。
简介:颈动脉狭窄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和放射性损伤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业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能够显著降低中到重度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对于无症状重度狭窄患者,CEA也有一定益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在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CEA的一种替代治疗手段。
简介:目的探索肢端肥大症病人心脏病变在经蝶手术后早期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肢端肥大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超声诊断心脏病变17例(56.7%),其中心房心室腔增大11例,舒张功能下降9例,瓣膜改变9例,大动脉根部增宽8例,心肌肥厚2例,收缩功能下降1例。所有病人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术前病人右心室前后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23.97±3.21)mm、(9.00±1.17)mm、(8.70±1.06)mm;术后随访3个月,病人右心室前后径(21.90±3.51)mm、室间隔厚度(8.12±1.50)mm及左室后壁厚度(7.78±1.24)mm,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心脏舒缩功能、大血管内径及瓣膜病变指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例(76.7%)病人达到内分泌治愈。结论肢端肥大症病人多合并心脏病变,术后早期心房心室腔内径及心肌厚度可部分改善,但心脏功能、大血管内径及瓣膜病变改善不明显。
简介:目的研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辅助神经外科导航系统在运动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测量(BOLD)成像技术,对14例运动功能区病变病人(胶质瘤11例,脑膜瘤2例,转移癌1例)行fMRI检查,将有关数据及图像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得到活化功能区图像,将功能像与结构像融合,输入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术中进行功能区定位,指导手术.结果病人术中病灶影像均获得等体积全切除,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未加重.结论fMRI检查可以为功能区病变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合导航系统,可在术中精确定位功能区,避免损伤,降低致残率.
简介: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开放减压存前顿底病变中的应。方法神经减压的手术入路除鞍结节脑膜瘤的4例采用额颞硬膜下入路外,其他均采用经颅额下外侧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的应用病例包括外伤后急性视经经损伤7例,其中6例外伤后视力完全丧夫,1例仅留光感;骨纤维异常增殖症8例;视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肿瘤(围视神绛肿瘤)包括颅眶海绵窦沟通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颅鼻沟通淋巴瘤侵犯双侧视神经管1例。结果外伤后视神经管减压视力改善者2例,无变化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8例中视神经管减压者视力改善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视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肿瘤中的颅眶海绵窦沟通神经鞘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术后视力丧失。1例顿鼻沟通淋巴瘤术后左侧视力改善,右侧无变化:结论视神经管减压是一种安全的术式,减压充分,从硬膜外入路对额叶的影响小,再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可以取得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