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探讨应用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体现。方法:以随机抽取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90例重症患者纳入课题研究,研究对象在院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运用奇偶数平均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等分入试验组(45例)和日常组(45例),对日常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干预策略,对照两组患者的各项蛋白质营养指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以表格形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做详细阐述。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且实施性能显高,患者各项蛋白质营养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多数患者可达优质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也随之提升,引用统计学分析处理,较日常组数据差异明显且对比结果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对重症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方案,效果显佳且可实施性高,给予规范化的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营养情况得以调节,促进体质免疫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其控制病情,加快恢复周期,可提倡推广,建议采纳并实施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研究人群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本院收治的 96例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为了公平起见,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为 48例,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最终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营养代谢指标,即白蛋白、转铁蛋、氮平衡、血红蛋白的情况,以及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给与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后,我们发现观察组营养代谢指标,即白蛋白、转铁蛋、氮平衡、血红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促进肠胃蠕动,促进预后和恢复,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为医院护理管理者提供培训决策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定性访谈基础上,初步拟定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框架,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改进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89.3%,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73和0.764,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5和0.42。根据重要性均数和变异系数取值结果,结合专家评议,建立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非技术性技能3个一级维度、14项二级项目和47项三级标准化课程培训内容。结论构建的规范化标准课程体系能够科学有效地为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中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涉及的患者均为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的患者,一共120例。在随机分组方式下,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门诊常规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分值较低,数据差异极大,p<0.05。结论: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发热门诊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普通发热和新冠肺炎发热的区分,改善不良情绪,提升临床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行消化内镜治疗患者的舒适度、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开展本次对比分析。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为2021.1至2022.12期间,以我院80例行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为此次研究样本,结合病例信息将其分为两组,将其组间记录数据做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较高,同时仅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率3/40(7.50%),且本组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38/40(95.00%),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引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组间数据P值均<0.05,符合对比意义。结论 对行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期间实施科学性、严谨性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将其指导工作融入基础护理服务中,对该类患者舒适度的提升、不良反应的降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上均发挥重要的影响意义,可在消化内镜治疗过程中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四个关键点来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路径。首先,编制完善的宣传手册能够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消化系统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其次,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其病情和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第三,在教育过程中,护士需要详细告知病人的饮食、睡眠、药物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最后,定期随访出院病人,评估其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通过以上路径分析,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改善护理质量和优化医疗资源利用,为消化内科护理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肿瘤科护士化疗性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情况的调查。方法:选取某区域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六所医院中的186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利用化疗性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展开调查。结果:在所考核的化疗性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知识的13个题目中,有8个题目正确率未能达到50%,半数以上的护士很少或者是根本没有接触过标准的化疗行恶心呕吐评估工具,有45.7%的护士没能及时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化疗性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有52.8%的护士在日常中没有根据化疗性恶心呕吐指南开展具体工作,有高达96.8%的护理人员渴望能够接受系统化的化疗性恶心呕吐专业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结论:肿瘤科护士对于化疗性恶心呕吐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缺少对指南的应用,对延迟期恶心呕吐的关注度不足,在评估、宣教和随访方面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迫切希望能够接受规范化的教育培训。建议:医院需要加强对肿瘤科护士关于化疗性恶心呕吐管理的规范化培训,利用制度指导护士的日常实践行为,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接受血透尿毒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态、各项生理指标、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不良心理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舒张压值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积极正确面对疾病,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对安全转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7例,给予规范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转运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护理方式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研究组的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对安全转运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转运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该护理方式在临床上具有推崇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伤口造口患者59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针对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伤口造口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研究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伤口造口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最大程度上改善和缓解患者创伤造口情况,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现象的出现,提高临床治疗护理的有效性,促进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12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为脑卒中病症,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展开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治疗配合度、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对较优,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而言,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配合度,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相比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