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一直都是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药品种类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人们对药物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疾病治疗的基础上要求更加健康、绿色、安全的药品。本文提出药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分析质量管理对药品安全检验的意义,总结影响实验室检验结果的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因素提出风险管理的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实验室检验 质量管理 存在问题 有效建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牙龈下牙齿表面形成的细菌群引发的,其特征是牙槽骨和包围和支持牙齿的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破坏。实验研究中常常会采用动物模型来研究牙周病,本文就啮齿类动物牙周炎模型的进行总结。

  • 标签: 大鼠 小鼠 牙周炎 模型
  • 简介:为从中药中筛选选择素拮抗剂,连接P选择素或E选择素细胞膜外片段与小IgC2bFc片段形成重组基因,并用昆虫细胞株表达、制备重组蛋白,用重组选择素与其靶细胞的黏附特性构建拮抗剂实验模型。结果表明,丹参注射液25mg/ml可以阻断95%以上靶细胞与P选择素的黏附;丹参酮ⅡA磺酸钠10μg/ml拮抗作用大于85%;总丹酚酸16μg/ml拈抗作用接近95%。丹参及其提取物对E选择素没有拮抗作用。结论:丹参及其提取物的作用位点在于P选择素,可能成为临床有效的选择素拈抗剂。

  • 标签: 丹参 P选择素 血小板聚集 抗黏附实验
  • 简介:摘要机能实验学是医药院校的基础实践性学科,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机能实验学主要以满足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需要为主,对药学等其他专业多数仅在开设的实验数量上有所调整,远远不能满足有关专业特色培养的需要。针对药学方向不同专业的特点,应从实验内容、目的要求以及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方面有所改革,同时药学专业机能实验教学与科研、药品生产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机能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达到学用结合,以突出其药学专业特色,更好地发挥机能实验学的教学作用。

  • 标签: 医学机能实验 专业特色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多方面证实中医特色疗法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目前治疗针灸治疗帕金森的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其有关实验研究加以综述。

  • 标签: 针灸 帕金森病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创面的修复情况。方法:于6只小白猪背部制作46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同时制作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和自体微粒皮。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个,分别进行自体微粒皮+异体真皮基质(两者比例为1:4)+异体断层猪皮、自体刃厚皮+异体真皮基质的移植。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移植成活率及创面收缩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移植术后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别,术后8-20周胶原纤维结构完整、清晰、排列规则、粗细均匀,可见正常的血管组织,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表-真皮间结合良好,钉突横跨基底膜并完好地固定于异体真皮上。移植术后5个月皮肤均较平滑、有弹性、功能好。结论:自体微粒皮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后皮片成活率较高,为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较理想的覆盖材料。

  • 标签: 自体微粒皮 异体真皮基质 实验研究 烧伤 真皮 皮肤移植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孔径三维立体泡沫状外消旋聚乳酸材料(PDLLA)的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溶剂注模并盐结晶颗粒沥滤法制成3种(70~150μm,150~300μm和400~700μm)孔径的外PULLA料,在62例1cm兔桡骨去骨膜缺损模型中分别植入3种孔径材料和空白对照,术后2、4、8、12周行X线、组织学观察及8、12周扫描电镜观察骨缺损区骨生成情况。结果70~150μm与150~300μm材料成骨较好,与400~700μm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制成泡沫状具有较好的骨传导性能。

  • 标签: 生物相容性材料 外消旋聚乳酸 孔径 骨缺损
  • 简介:医学实验仪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药品研究与检测等领域中科研数据和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从计量溯源性要求出发,提出了对医学检测仪器实施期间核查的必要性,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期间核查的定义,总结出了医学实验仪器期间核查实施的一般要求、具体实施方案、核查结果处理,重点阐述了核查对象的确定、期间核查时机的选择、核查方法的编写,为医学实验仪器的期间核查提出了切实的解决策略,对实验室规范开展此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药品检测 实验仪器 期间核查 量值溯源
  • 简介:背景:测量分析肱骨近端显微骨硬度分布规律可以较好地评价该部位骨组织不同区域的物理性能。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不同部位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共选用了62岁男性、45岁女性和58岁男性3具遗体捐献者标本,于肱骨肩关节盂水平及外科颈水平垂直其长轴取多层面标本,使用显微硬度计在样品表面不同区域进行维氏硬度测试,统计分析骨骼硬度的分布规律。结果:3具标本的肱骨近端共测量84个部位,测得肱骨近端区域总体硬度为(37.62±8.82)HV,硬度最大处为肱骨外科颈内侧(45.82±5.55)HV,其次为外科颈外侧与后侧,此三处硬度大于肱骨近端其他部位(P<0.05);硬度最小处为大结节处松质骨(28.32±4.35)HV。从解剖部位来看,外科颈硬度为(44.07±6.45)HV,大于肱骨头及大、小结节硬度(P<0.001);大结节硬度最小为(29.56±5.68)HV(P<0.01)。肱骨头前半部硬度大于后半部,小结节硬度大于大结节,肱骨外科颈前方硬度低于其他方位(P<0.05)。结论:肱骨近端不同区域骨硬度的分布具有规律性;肱骨近端骨硬度分布数据可为肱骨近端内固定策略的选择、新型植入材料的研究提供基础,并为3D打印仿生骨的设计开辟新的视角。

  • 标签: 肱骨近端 骨硬度 人体骨骼 内固定 3D打印
  • 简介: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心肌的过氧化损伤对其线粒体DNA(mtDNA)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烫组、30%TBSAⅢ度烫伤1、3、6、12、24h组,半定量PCR法测定大鼠心肌mtDNA缺失情况,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匀浆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假烫组大鼠心肌mtDNA未见缺失;伤后1、3、24h组大鼠心肌mtDNA出现4834bp大片段的部分或完全缺失(P<0.05或0.01).与假烫组比较,伤后1h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下降,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伤后6h组SOD活性达最低值(76.90±8.30)U/mg、MDA含量达最高值(3.17±0.80)nmol/mg(P<0.01).结论烧伤后早期大鼠心肌组织受到严重的过氧化损伤,此为大鼠心肌mtDNA发生大片段缺失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烧伤 心肌线粒体 DNA 实验研究 丙二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药物化学实验合成美沙拉嗪的改进方法。从合成路线、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讨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改进后合成美沙拉嗪的方法简单,实验结果准确。

  • 标签: 合成 美沙拉嗪 方法改进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但不少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故应监测血糖、尿糖、酮体、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及胰岛素功能等情况,本文介绍了基层医院开展的常见糖尿病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临床应用和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糖尿病 实验室检查
  • 简介:神经外科手术在使用双极电凝镊电灼出血血管时,烧焦的组织往往会粘连于镊尖上,而且粘上的焦痂不易用湿纱布擦干净,由此可能导致出血血管电凝不足或电凝过度[1].为了尽量减少焦痂在镊尖上形成,国内外一些学者先后对双极电凝器[1-3]、双极电凝镊[4-6]及电凝镊与血管接触点之间电阻大小与粘连程度的关系[7,8],进行过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双极电凝镊基本上是用不锈钢做镊柄,银铜合金或钛合金做镊尖[4],即所谓的不锈钢-合金双极电凝镊.由于名牌产品德国蛇牌双极电凝镊的镊柄由不锈钢制成,镊尖由含30%银的合金制成,所以笔者选用蛇牌电凝镊作为试验的对照(以下简称蛇牌镊).尚未见用纯银制作镊尖的报道.因此,笔者自行设计和制作了以富有弹性的磷铜做镊柄、纯银做镊尖的磷铜-纯银双极电凝镊(以下简称纯银镊).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双极电凝 血管 焦痂 出血 粘连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医药专科学校实验教学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构建“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环境势在必行。中医药专科学校要结合实验教学内涵、内容等,科学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有效整合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意义及内容。

  • 标签: 建设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意义 内容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