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钻孔联合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8年7月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2例硬膜外血肿病例。所有病例均术前经头颅CT定位穿刺点,选择血肿最大直径方向穿刺(注意避开血管功能区),进行微创钻孔置管,术后行尿激酶灌注引流。结果经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2例硬膜外血肿病例穿刺后3d血肿基本消失或基本消失,因硬膜外血肿引起头痛、呕吐、偏瘫临床症状在术后缓解,术后1个月随访无血肿复发,无穿刺点及颅内感染。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及皮瓣移植在深度压疮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内(2015年1月-2021年6月),选取深度压疮患者80例。将其展开分组(2组,所用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40例),A组单纯清创后皮瓣手术治疗,B组皮瓣移植术前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皮瓣坏死、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另对比两组创面引流量、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B组皮瓣坏死(2.50%)、切口裂开(2.50%)、切口感染(0.00%)率均较A组(20.00%、20.00%、17.50%)低(P<0.05)。B组创面引流量较A组多(P<0.05),而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P<0.05)。结论 VSD可增加局部血运,充分引流,促进细胞增殖,为皮瓣修复创造适宜手术条件,对减少皮瓣坏死及切口裂开,预防感染,缩短病程,有效促进压疮愈合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09-2017-12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发症、中转手术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积液消失时间,血清CRP、体温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有效、微创、方便、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法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A组病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方式进行治疗,给予B组病人经皮椎体成形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病变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病人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以及经皮椎体成形术存在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中需要依照病人具体情况为其选取最佳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效果及疼痛度。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160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以PVP治疗,研究组进行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骨水泥注入量(5.89±1.12)ml、渗漏量(0.76±0.14)ml、椎体高度恢复(18.36±1.95)mm,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VAS(3.57±1.04)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研究组术后ADL(48.75±5.08)分、SF-36(357.64±76.53)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P与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止痛效果相当,但PKP可明显减少渗漏量,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效果良好,且有效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肛肠科2013年9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7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切开挂线术)44例和对照组(切开引流术)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7%>83.7%)相对更高,而复发率(6.8%<18.9%)和肛瘘发生率(11.4%<23.2%)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92±3.01)min<(15.03±2.97)min和创面愈合时间(16.34±2.14)min<(25.86±2.06)min均比对照组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当中,切开挂线术是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引流术,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于我院就診的 7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n=38)和对照组( n=38)。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 3 d、术后 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3 d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比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临床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低,值得具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名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一周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这些方面表现显著优越,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经皮经肝十二指肠乳头肌扩张顺行排石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针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或胆肠吻合手术方式,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观察组患者则联合肝叶或肝段切除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则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两组治疗前组间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组间比较则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于合并胆管狭窄的肝胆管结石采用联合肝部分切除的手术方式,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减少结石残留与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资料。26例患者术前采用CT检查、B超检查、ERCP、MRI与PTC检查,15例患者病证得以确诊,确诊正确率达到了57.5%。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姑息手术治疗组、根治性手术治疗组以及肿瘤活检术,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结果研究的2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姑息性手术治疗组患者平均存活11个月,而根治性手术治疗组患者平均存活20个月,行肿瘤活检术患者平均存活5个月。结论继发感染与肝胆管结石刺激容易导致肝胆管癌的发生,采用姑息性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适应证,评价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在Kummell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56例Kummell病患者,其中男17例,女39例,平均62.8岁。术前CT测量“真空样”改变的体积、位置;椎体椎弓根轴线与椎弓根骨性穿刺点与椎体“真空样”改变处连线的夹角,确定穿刺方向。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应用X线片评价骨水泥以及骨折椎体情况。结果:随访15—37个月,平均25.4个月,骨水泥位置良好,病变椎体无再骨折,骨水泥与椎体界面无透亮区。VAS评分术前7.6±0.8、术后3d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2±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治疗Kummell病快速、安全、可靠。确定责任椎体以利于适应证的选择,准确的影像学测量有利于穿刺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