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进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病例81例,按护理程序分组,A组(规范化程序)41例,B组(传统程序)40例,比较净化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净化效果比较,A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生活质量比较,A组[(68.32±9.77)分]高于B组[(61.28±9.24)分](P<0.05);并发症比较,A组[4.88%(2/41)]少于B组[22.50%(9/40)](P<0.05)。结论:应用规范化程序实施血液净化护理,可强化净化效果,优化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入院的12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分为第一组(对照组)和第二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持续性泵入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止痛,观察组使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观察两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和颅内压水平。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使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后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和颅内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使用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脑出血昏迷患者予以急诊护理管理程序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脑出血昏迷患者70例,随机划成:对照、观察两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急诊护理管理程序,比较两组的急救效果、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性高于对照组,评估病情、急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的Barthe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之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抢救时间更快,抢救成功性更高,且救治后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均恢复更好,值得肯定。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程序化体位转变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7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9年1月24日~2020年4月28日,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M组(单号: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化C组(双号: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化体位转变),观察两组患儿护理1个月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1个月后程序化C组血氧饱和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M组(t=64.941, =8.573),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比对(t=0.419 、1.057),P>0.05无可比性。结论 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程序化体位转变利于患儿血氧饱和度情况改善,可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程度,有很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各组均有上升趋势,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9.73%(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针对脑出血患者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干预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医院80例肾结石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开展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干预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1d、7d、15d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低(P<0.05);护理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P<0.05)。结论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干预可减轻患者肾结石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肾结石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实验重点围绕患有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展开探究,对其实施个性程序化护理并分析该护理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之间接收的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中进行实验对象的抽选,共计选取80位研究对象。依照实验对象护理情况的不同进行具体分组。此次实验过程中主要涉及两种护理模式,一种是一般性护理方案,一种是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方案,依照患者的意愿为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有40位患者接受一般性护理服务,称之为对照组;另外40位患者接受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服务,称之为实验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从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等情况入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可知,在接受一个月的护理之后,实验组的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等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相关患者进行医治时,可以优先采取个性化程序化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频率,并且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等也有不错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管理程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68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6月到2022.6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4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程序(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急诊护理管理程序(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评定时间以及急诊抢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病情评定时间以及急诊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急诊护理管理程序,可有效缩短患者病情评定时间以及急诊抢救时间,对抢救成功率提升具有重要帮助,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伤口患者在护理中运用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0)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对比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慢性伤口面积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间比较,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均较少,P<0.05;研究组慢性伤口面积显著减小,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患者护理中实施标准化伤口护理程序可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建议推广并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探究程序化疼痛护理在直肠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直肠癌放射常规护理及肿瘤患者疼痛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追踪至放疗结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疼痛和抑郁程度的差异。结果: ① 通过程序化护理干预,不同时间点实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 不同时间点实验组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在直肠癌放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直肠癌放疗患者的疼痛及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程序性协同护理进行胃肠术后胃肠减压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胃肠手术患者74例,均行胃肠减压治疗,分设程序性协同护理组(A组)、常规术后护理(B组)2组,各37例,比较2组治疗恢复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恢复情况比较,A组恢复普食耗时(6.51 ± 2.03)d、拔管耗时(3.22 ± 1.54)d、疼痛消失耗时(2.51 ± 1.04)d、住院(10.92 ±3.18)d,B组(9.18 ± 2.19)d恢复普食、(7.71 ± 1.29)d拔管、(4.30 ± 1.98)d疼痛消失、(14.72 ±4.01)d出院,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A组咽喉疼痛5.41 %、误吸2.70 %,B组咽喉疼痛51.35 %、误吸16.22 %、呛咳21.62 %、非计划拔管16.22 %,A组耐受性较好(P<0.05)。结论:胃肠术后护理中,针对胃肠减压患者进行程序性协同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可加速术后恢复,减少不良反应,预后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将72名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干预,对两组PEWS评分和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PEW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