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放射CT用于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2例疑似肺段隔离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2例疑似肺段隔离症的患者均接受放射CT扫描检查,将52例疑似肺段隔离症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放射CT检查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诊断效果及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结果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段隔离症的患者为40例,经放射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漏诊8例,漏诊率为20.00%,误诊4例,误诊率为33.33%,诊断准确性为76.92%;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主要为囊性肿块、病灶周围可见局限性肺气肿、不规则形实质性肿块等.结论采用放射CT检查诊断肺段隔离症具有临床明显效果,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较为典型,对于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关键词肺段隔离症;放射CT;诊断;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R8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40-02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女性乳腺癌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发病比例、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ER、PR表达.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4年12月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调取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各组发病比例、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ER、PR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中年组乳腺癌发病明显高于青年和老年组(p<0.05),青年组乳腺癌发病比例明显低于中年和老年组(p<0.05).青年组髓样癌明显多于中年和老年组(p<0.05),老年组粘液腺癌明显高于青年和中年组(p<0.0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等见于各年龄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分级中,青年组处于Ⅰ级、Ⅱ级的比例明显较中年组、老年组少(p<0.05);青年组Ⅲ级明显多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ER表达阳性者中,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PR表达阳性者中,中年组亦明显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p<0.05).结论乳腺癌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髓样癌多见于青年女性,粘液腺癌主要见于老年女性;青年女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高于于中年和老年;青年和老年女性以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为主,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主要见于中年女性.关键词乳腺癌;女性;年龄;病理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81-01
简介: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中肝总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肝总淋巴结清扫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肝总淋巴结转移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68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共清扫淋巴结18277枚,平均清扫27枚/例,淋巴结转移率为55.87%(381/682),淋巴结转移度为7.87%(1438/18277)。在所有清扫的淋巴结中,贲门旁淋巴结、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胃小弯淋巴结、颈段食管旁淋巴结、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而肝总淋巴结转移率最低,并且无单独肝总淋巴结转移,全部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682例患者共清扫肝总淋巴结1480枚,平均清扫2枚/例。24例患者发生肝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3.52%(24/682),淋巴结转移度为2.16%(32/1480)。胸上、中、下段食管鳞癌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3%(1/43)、3.76%(16/425)、3.27%(7/2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5,P〉0.05);T1、T2、T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35%(2/85)、5.46%(10/183)、2.90%(12/4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0,P〉0.05);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63)、3.50%(16/457)、4.94%(8/162),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9,P〉0.05);肿瘤直径≤3em、〉3CA且≤5cm、〉5cm的患者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9%(6/232)、3.02%(11/364)、8.14%(7/86),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7,P〈0.05);N分期中N0、N1、N2、N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0/301)、2.53%(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椎峡部裂(多节段)经 CT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38例并病理结果为腰椎峡部裂(多节段)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 X线、 CT扫描、 MSCT扫面三维重建进行诊断,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腰椎峡部裂(多节段)经 CT重建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和 CT扫描诊断结果的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三维 CT重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 X线和 CT扫描( P<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 CT三维重建,可以更加准确、清晰的反应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研究社区康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实际应用效果,随机选择某社区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42名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综合性的社区康复治疗,对于对照组的42名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服务,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康复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在经过专业化的社区康复治疗后,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水平有所提升。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疼痛情况,同时,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STEMI)患者心电图特征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05.01—2021.01.31经冠脉造影确诊的STEMI患者共计104人,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等相关信息资料,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心律失常在缺血性J波与无缺血性J波中的发生率对比显示前者更高,二者差异达统计要求(P<0.05)。104例STEMI患者梗死动脉经心电图预判分为无法预判、错误、正确等3组,两两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STEMI患者中心电图的价值较高,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可做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展开探讨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60名患者,患者表现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后路固定手术治疗,n=32),另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n=28),比较不同治疗术式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在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Worter指数、Cobb角比较,指标值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指标值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或伤口愈合延期、肺部感染、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发生率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3.12%(1/32)低于对照组患者21.42%(6/28),(p<0.05)。结论:以后路固定手术治疗,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可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方案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