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 ( EOS) 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住院治疗的 AMI 患者 298 例, 收集 病历资料,记录平均随访 18 个月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CE ), 评价 EOS 水平 对 AMI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结果 EOS 水平降低组患者平均随访 18 个月 MACCE 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EOS 水平降低对 AMI 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2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 实施精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 SF-36 量表中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效果突出,值得采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6例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各 2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 K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如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缩短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7.86%)明显低于对照组( 42.86%) ( P< 0.05);同时察组患者 KSS评分优良率( 78.57%)较对照组( 46.43%)高 (P< 0.05)。结论: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较一般传统内固定方法而言,其具有创伤小和固定牢等优点,不仅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还大幅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护理干预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一般生活评分为35.54±3.10,医疗状况评分为34.43±3.08,社会心理评分为33.37±3.23,人际关系评分为36.65±3.42,病情评分为35.58±3.18,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2.00%),卒中发生率为0(0.00%),心血管死亡发生率为0(0.00%),总发生率为1(2.00%)。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生活各项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精细护理干预在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采用达菲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14%,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患者,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 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 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健康教育测评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住院天数、卧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且健康教育测评结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分析预见性护理方法使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具具体价值。方法 选择进入到我院开展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数量是86例患者,然后将其采取盲选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全部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方式,观察组则是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治疗完成之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分别为(70.6±3.6)、(68.3±2.9)分,护理后分别为(51.6±1.6)、(50.1±3.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与SAS评分分别为(71.3±2.6)、(69.4±2.7)分,护理后分别为(64.3±4.1)、(60.1±1.9)分。结论 预见性护理方式在进行心肌梗死的患者护理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避免临床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使用,并且能够满足当前医学领域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