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观察早期呼吸机在临床治疗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患70人,为这些病患提供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并为其提供常规治疗,包括补充体液、对症与抗炎治疗,观察7天后本次研究病患脱离呼吸机的几率和死亡率,同时对比治疗前后有关病患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70例病患中有56例病患成功与呼吸机脱离,脱离呼吸机的几率为80%,带机平均时间为(7.2±2.4)天,与呼吸机脱离后没有发生脱氧现象,可以自主呼吸;剩余14例病患均病死,病死率为20%,带机平均时间为(11.5±5.8)天。相较于治疗前,病患治疗后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值、收缩压与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等都得到明显好转,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患时,早期使用呼吸机能够提高病患脱离呼吸机的几率,减少死亡发生率,并且治疗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15天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这六类指标的比较上,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96.0%,其中有效16例、治愈8例,对照组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80.0%,其中有效15例、治愈5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过程中,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促进患者各生理指标更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等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测定患者的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血乳酸水平,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等的变化。结果30例病人能较好耐受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24h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压平稳、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天后病情缓解脱离BiPAP呼吸机。结论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运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抢救急性心衰致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抢救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够取得怎样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诊的101例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试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1。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4.51%、48.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pH值、SpO2、SjvO2三项血氧指标分别为(7.5±0.4)、(99.5±5.9)、(65.4±6.9)较对照组的(7.3±0.3)、(92.2±1.3)、(71.6±6.3)明显更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ICU急性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使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明显优化。
简介:摘要目的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分析该护理措施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起至2018年9月毕,选取10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常规护理和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结论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呼吸护理的效果显著,在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均为30例。A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B组为70.00%,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的PaO2与SpO2均高于B组,PaCO2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APACHE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均小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其血气指标和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振荡呼吸机的的应用对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的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56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采用高频呼吸机治疗;B组患儿采用常频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儿在呼吸机设置、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儿较B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明显缓解,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血气稳定。且A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较B组的低,P<0.05。结论高频呼吸机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对临床指导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13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对照组,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的65例病患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pH等多项血气分析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是有效且安全的,能够达到有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机体的创伤更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时使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使用无创呼吸机,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纳洛酮,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104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入治疗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共10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单独治疗,疗程结束后,分析其治疗后的病症改善状况,包括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及二次插管几率。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91.2±6.4)kpa、血氧饱和度(95.0±6.5)%、心率(82.3±12.5)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0.2±4.6)kpa、(80.3±5.6)%、(123.5±12.5)次/min,效果显著。结论COPD并发呼吸衰竭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联纳洛酮的方案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吸氧、祛痰、抗感染治疗、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调理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分析状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CO2、PO2、SO2以及心率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积极应用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减少呼吸肌耗氧与呼吸肌疲劳,避免出现CO2潴留现象,及时纠正缺O2,尽可能地缩短其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