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对老年住院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措施。结果: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措施在老年住院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配合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保障生活水平,维持患者稳定的心理情绪,护理质量也较高,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估和康复指导是神经外科护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估的方法和康复指导策略。通过对术后患者的神经系统评估和康复需求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康复指导策略,包括神经功能评估工具的选择、康复锻炼的设计和实施、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面。这些指导策略能够有效帮助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评估慢性胃炎严重程度中的准确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诊断方法进行评估,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胃镜检查进行评估。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分析其在边界、回声、纵横比、边缘光滑度以及血流参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边界清楚度、回声一致性、纵横比和边缘光滑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诊断在评估慢性胃炎严重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相比传统胃镜检查,超声诊断不仅能提供更加清晰的影像学信息,还能通过血流参数的分析更全面地反映病变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间质性膀胱炎综合征(IC/PBS)是一个以膀胱疼痛和排尿异常的临床症状为主的复杂疾病,该研究旨在描述其临床特征并评估预后。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IC/PBS诊断患者的医学信息,以收集相应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包括尿频、尿急、膀胱刺痛和坐骨神经疼痛,且女性患者更常见。而关于预后,本研究发现除了性别和年龄之外,疼痛程度、病症时长、有无纤维肌痛病和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存在,均具有显著影响。以此为基础,研究者提出更为精细化的预后以及疗程管理方法,对个别病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将为IC/PBS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将家庭参与模式应用到新生肺炎患儿护理中,通过观察护理后患儿相关数据变化,对家庭参与模式对患儿康复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确定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在此基础上整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出生并发生肺炎的新生患儿信息,整理后共计106例患儿的一般信息符合研究要求。确定平均分组法作为分组方式,将符合研究要求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为两组患儿提供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中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提供家庭参与模式。护理结束后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患儿依从性、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家属认可程度进行统计对比,对比结果显示P<0.05可认定数据差异突出(P<0.05)。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各项数据对比差异突出(P<0.05),整体表现为研究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家庭参与模式,有助于患儿高质量康复,突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中医脾系病症治疗中积滞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估是当前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发现中医药在治疗积滞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通过中医药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在治疗脾系病症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护理跌倒风险评估单在低视力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5月在我院眼科收治的82例低视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跌倒风险评估单开展安全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跌倒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眼科低视力患者采用护理跌倒风险评估单,在临床具备较高的临床作用, 能够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应用小骨窗开颅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本院近1年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选取46例展开研究,数字随机抽取分组比较,其中行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的为观察组,行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程度分别为(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FLT3在初诊成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 2015年 05月至 2018年 10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初诊成人 M5患者 62例,分为 FLT3阳性组和 FLT3阴性组。结果: 34例患者表达 FLT3,阳性组在高白细胞血症、髓外浸润、高肿瘤负荷、化学物暴露方面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阳性组诱导缓解后达完全缓解 CR占 26.5%,与阴性组无明显差别 (P>0. 05);复发率 26.47% (P=0.047),缓解时间平均 23.3个月 (95% CI, 20.7-26.0, P=0.037),中位生存时间为 24个月 (95% CI, 19.7-28.3, P=0.021),与阴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LT3+ M5患者易出现高白细胞血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肿瘤负荷及高髓外受浸,其首次常规化疗后 CR率低、易复发、预后差。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为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为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损伤病理过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性小体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释放以及诱导细胞焦亡,在加剧脑梗死后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调节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机制能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将血浆D-二聚体检验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工作的开展地点为我院,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将血浆D-二聚体检验法进行应用,探究其临床检验情况。结果:对照组人员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初治期、缓解期和复发期,而且初治期和复发期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均表示为P0.05。而且其中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初治期和缓解期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将血浆D-二聚体检验法应用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其可实现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评价,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进行积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