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静脉输注药物是现代医疗的主要手段,如何减少静脉输注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作者系西医全科主治医师,执业西药师,从专业的角度,及个人的经验,筒单明了的阐述一下应注意如下几点。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碘对比剂静脉注射的迟发反应,并提出应对方法。方法 以50例2023年1月-12月我院碘对比剂静脉注射后发生迟发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迟发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分析,患者发生迟发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碘对比剂类型与用量、使用因素、心理与社会因素。观察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变化及应激反应,护理后各项数据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 碘对比剂静脉注射后的迟发反应需引起足够重视,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迟发反应的风险,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及应激反应,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安全。
简介:摘要: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变得尤为重要。尽管大多数不良反应较轻微,但部分接种者仍可能出现严重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或神经系统反应。建立有效的监测与处理流程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类型、监测目标及重要性,探讨了不良反应的报告、数据采集、医疗干预和随访等处理流程。文章还分析了当前监测中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延迟、不良反应复杂性和公众认知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包括加强公众教育、提升专业能力、推动智能化监控等。优化监测与处理流程将有效保障接种者健康,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公众信任。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 58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旨在为临床上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本院于 2019年 2月到 2020年 3月期间精神病患者服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名称、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严重程度、停药或减量后是否好转、对原有疾病的影响等,旨在为本院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是氯氮平片、奥氮平片、利培酮片以及碳酸锂片,分别占 43.1%、 12.1%、 12.1%、 8.6%;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分别占 25.9%、 15.5%、 12.1%、 12.1%; 25例患者不良反应较严重, 33例患者程度一般, 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停药或减少剂量,其他患者按说明书服用方法继续正常剂量服用, 58例患者最终均好转, 12例患者因不良反应的导致病程延长, 1例患者病情加重, 45例患者未对原患疾病产生不良影响。结论:精神病治疗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脏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加强监测,最大程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9 年 7月至 2020 年 7月期间儿科接收接受药物治疗患儿 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应探讨儿科常见药物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所有患儿中共 13例患儿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 1例,肝功能损害 3例,皮疹 6例,肾脏损伤患儿 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3%。其中造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因素与患儿用药途径不同、用药剂量过高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具有较大联系。结论 临床儿科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途径不同、用药剂量过高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有关,针对性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用药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采用心理治疗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反应性精神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措施选择其中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明确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通过不同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比其临床效果可以明确观察组更加优秀P<0.05。针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两组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反应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科学合理的采用心理治疗,可以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