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 山东 泰安 271200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儿科接收接受药物治疗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应探讨儿科常见药物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所有患儿中共13例患儿出现用药后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1例,肝功能损害3例,皮疹6例,肾脏损伤患儿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其中造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因素与患儿用药途径不同、用药剂量过高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具有较大联系。结论 临床儿科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途径不同、用药剂量过高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有关,针对性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用药效果。
关键词: 儿科治疗 常见药物 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针对患儿疾病,常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但是由于患儿体质以及临床用药方式不同,造成患儿疾病常见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加重患儿病症 [1] 。因此准确分析患儿临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合理用药措施,对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深入分析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因素,相应的提出合理用药方式,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本院儿科接受诊断与治疗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59例,女性患儿41例,患儿平均年龄(9.31±3.28)岁。排除其他因素造成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所有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含义(P>0.05)。其中患儿疾病主要以感染类疾病为主,主要包括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所有患儿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到本研究中。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收儿科临床常见药物治疗患儿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各类药物使用方式以及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皮疹、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伤。在这一基础上分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合理用药措施。
2 结果
所有患儿均接受临床诊断,并相应使用针对性治疗药物后,能够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中100例患儿出现用药不良反应13例,恶心呕吐1例,肝功能损害3例,皮疹6例,肾脏损伤患儿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
3 结论
3.1 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
具体分析患儿临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主要以患儿用药方式、患儿用药剂量以及抗感染等药物使用不正确有直接联系 [2-3] 。首先在于患儿用药后,药物成分自其血液直接发挥药效,不存在肝脏首过效应,药理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同时患儿实际使用静脉滴注类药物具有较高生产标准,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程度不一杂质,对于患儿药物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而口服用药方式需要经过患儿消化系统,从而发挥药效,在患儿实际治疗过程中,该类药物通常增加了患儿出现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次患儿用药剂量是直接影响其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患儿身体功能发育未完全,使用药物治疗需要依据患儿身体素质以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以便于提高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而在实际药物治疗过程中,部分患儿药物治疗剂量超过其承受水平,从而加重患儿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同时部分患儿出现疾病临床症状后,其家长自行购买非处方类药物,从而造成患儿临床药物剂量掌握程度差,致使药物剂量过高或不足,影响患儿疾病治疗的同时,增加了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最后,抗感染类药物使用不合理,是造成患儿出现用药不合理的另一因素。具体来说当前医院儿科患儿通常是由于致病菌感染造成其出现程度不一临床疾病,例如急性扁桃体炎等,对于患儿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针对该类感染性疾病,通常需要相应采用抗感染类药物。而儿科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抗感染类药物,增加了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主要在于抗感染类药物存在较大药物不良反应,而患儿机体耐受力差,从而加重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3.2 合理用药措施:
医院儿科患儿采用常用药物治疗过程中,为避免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需要调整患儿用药方式,严格控制患儿用药剂量,尽量避免使用抗感染类药物3个方面开展。首先医师需要准确分析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相应的为患儿疾病治疗用药方式进行选择,对于可采用口服用药患儿,需告知患儿家属用药时间以及用药剂量,并相应告知其该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针对采用静脉滴注等非口服用药患儿,医师需要严格控制患儿用药滴注速度以及滴注剂量,避免药物过量造成患儿不良反应发生。
其次,患儿用药剂量需要依据患儿临床症状开展选择,具体而言,患儿用药治疗期间,医师需要依据患儿疾病改善程度以及患儿体质,相应的调整用药剂量。而在这一过程中,患儿家属需要积极提高非处方用药方式以及剂量选择知识,相应的避免患儿接受治疗后,药物剂量过高造成不良反应发生。最后,医院临床儿科医师需要提高抗感染类药物使用措施效果,尽量避免患儿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尽量选择药效稳定,不良反应低药物开展患儿疾病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婷.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9):15614-15614.
[2]黄建华.儿科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其临床合理用药[J].中外医疗,2017,36(33):145-147.
[3]李晓敏.探讨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儿科临床合理用药[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