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代表,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未来。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已被广泛认知和认可。故在社会记忆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沧州武术档案资源数据库构建流程的梳理,探索总结具有高度普适性和操作性的数字记忆保护和开发模式,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数字记忆 沧州武术
  • 简介:日前,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51家单位为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平定三逆方略》60卷(满文)、《无圈点字档》180册(满文)、《有圈点字档》180册(满文)和《清代十朝大红绫本满文实录》3752册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

  • 标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保护单位 古籍 满文 国务院 文化部
  • 简介:在当代,由于公共机构依照职权在职务活动中,制作、获取并记录、保存了大量的公共信息,其中包括诸多涉及个人隐私方面的资料,如医疗机构保存的病患病历、各种治疗资料,金融监管机构保存的个人金融信息等,又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可以轻易地建立数百万人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系统,一旦泄露,可能给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带来难以言状的痛苦,摧毁受害人的正常生活。相应的,公共档案的记录和保存形式也朝着信息化、电子化和无纸化方向发展。

  • 标签: 公共档案 利用 隐私 保护
  • 简介: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种灾情迅猛多变,特别是水灾给档案造成的破坏与损失尤甚。如:1998年湖南、湖北两省洪灾期间,有13个国家综合性档案馆和419个基层档案室进水,近20万卷档案被水冲或浸泡;2015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由于空调管道漏水导致很多珍贵科研档案遭受水浸等。档案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档案实体安全与档案信息安全并重。档案资源遭到破坏会给党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档案安全,减少档案损失,是维护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 标签: 磁带档案 保护工作 水灾 录音 抢救 综合性档案馆
  • 简介:数字信息是21世纪信息存在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保护和长期可存取性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数字信息的保护和长期可存取,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对其可这样理解:(1)将数字信息存贮在合适的环境中,并严格按照已形成共识的贮存和处理程序规定执行;(2)在载体退化到其上的信息内容不能被读取之前,将数字信息拷贝到新的载体材料上;(3)在拷贝过程中确保数字信息的完整性。

  • 标签: 数字信息保护 二十一世纪 存取 工作面 档案 载体材料
  • 简介:文章通过梳理土家族历史档案与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成功的关系,运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永顺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历史档案文献类、金石类、口述类及其他土家族历史档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少数民族档案的组成部分,以湖南湘西永顺老司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例,探讨谈土家族历史档案的建档保护保护与利用,以期以此为例,推广行之。

  • 标签: 土家族 历史档案 建档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 永顺老司城
  • 简介:值此年终岁末,郑小明副省长于12月30日亲临省档案馆视察,给予全省档案工作以高度关注。听取了省档案局馆长王建明的工作汇报之后,郑副省长讲话言简意赅,充分肯定了全省档案工作者不为名,不为利,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忘我工作,拼搏进取,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档案科研、档案保护和档案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热情希望在新的一年陕西档案工作者再接再厉,再铸辉煌。

  • 标签: 省档案馆 服务社会 档案科研 档案保护 副省长 陕西
  • 简介:2006年10月,国家建设部制定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房屋权属登记信息公开查询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束了多年来房屋权属登记档案能否公开查阅的争论。体现了政府对公众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的尊重。其政策引领意义自不待言。反观近年来涉及档案开放与公布的事件或案例屡屡发生。从2002年12月6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某市教师张岩因查阅自家房产档案10年未果,诉该市房地产管理局“行政不作为”案;到青年作家汤国基因自己人事档案中的评语不实。导致自己20年来一直找不到工作,以名誉侵权为由将自己的母校告上法庭……上述种种,令档案工作者不得不再次关注起档案开放工作中如何切实保护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问题。

  • 标签: 房屋权属登记 档案开放工作 公民隐私权 公众知情权 信息公开 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