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结合 《 资本论 》 中提到的剩余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劳动过程理论,分析科技的发展带给劳动者的影响。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出如下启示:面对科技与劳动者的对立关系,需要及时完善制度环境,才能使国家走向更美好的发展道路。最后,以此次新冠肺炎治理实例,分析中美举措下体现的科技与制度关系,为我国科技与制度的处理举措提供一些启示。
简介:(续)网友:您在科研绩效评估方面做过系统的研究,应该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科研评价方法在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且已有些相对成熟的做法。但是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尤其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充分认识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从科学学(或者科学计量学)的角度探讨得还很不够。最近几年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也是争议颇多,如,如何评价大学的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如何评价一个科研基地和机构的科研实力,如何评估个人的学术水平等等,都成为了不得不做又做不好的问题。如何在指标的选取、权重的设定、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科学、公正、易于操作也是很难统一。能否就上述问题,给出您的建议。
简介:一.研究假设、分析框架与个案状况在中国社会学家中间流传着一种形象的说法:当前中国是一个单条腿的社会。这一说法的含义是通过对比来说明当前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或者某些部位的形势比较好,而另一些相对应的方面或者部位的形势则不太乐观。城市和农村的对比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农村发展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在我们的社会中,城市和乡村的分割不仅仅是地域上的,更重要的是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差别。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截止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共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农村人口共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其中农业就业人数比重高达总人口的50%,但是农业产出只占GDP的15.9%。也就是说,从人口比例和GDP的比例看,50%的人口仅仅分享15.9%的GDP。尽管我国GDP总量一直在增长,但上述两个比例结合在一起仍然让人感到沉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农村的发展事关80739万农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