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一个相关研究一个实验研究探索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的一致性与消费者对仿制商品消费意愿的关系,以及反过来个体在使用仿制商品后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中,呈现给被试三组同一品牌的正品仿制商品,让被试评价,相对于正品,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一致的程度以及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结果发现被试评价其自我概念与仿制商品形象一致性程度越高,其对仿制商品的购买意愿越高;研究二中,被试被要求使用正品或仿品钢笔完成矩阵谜题任务,并根据成绩自行兑换奖励,结果发现,相比使用正品钢笔,被试使用仿制商品后更倾向于谎报成绩,表现出与仿制商品相一致的虚假欺骗属性。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自我概念的影响贯穿于消费行为始终,自我概念仿制商品形象的一致性会促进消费行为,而对仿制商品的消费也会反过来作用于自我,使消费者的行为倾向仿制商品的负面特征趋于一致。

  • 标签: 仿制商品 自我概念 形象一致性 消费者行为
  • 简介:摘要探讨初一年级学生工作记忆和数学成绩的关系。检验类比推理的中介效应以及元认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20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N-baek任务、自编的数学类比推理任务《数学元认知问卷》测查工作记忆、类比推理、元认知,并收集最近两次的大型考试数学成绩。结果表明:数学成绩与工作记忆、类比推理、元认知均显著正相关:类比推理对工作记忆和数学成绩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工作记忆既对数学成绩有直接影响.也通过类比推理对数学成绩产生间接影响;元认知对类比推理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元认知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元认知得分增加,则类比推理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减少。结果表明,数学工作记忆通过数学类比推理影响数学成绩.其作用随着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提升而减弱。

  • 标签: 工作记忆 类比推理 元认知 数学成绩.
  • 简介:本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方法,通过四个案例说明企业文化形成的动态过程,提出一个理论模型.两个案例来自日本,两个案例来自中国.案例分析表明,尽管中日企业存在民族差异,但新企业文化的形成都要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察觉环境变化;第二阶段是创造新价值观;第三阶段是传播新价值观;第四阶段是组织变革;第五阶段是人们意识行为的改变.

  • 标签: 新企业文化 组织变革 形成过程 新价值观 组织结构 案例分析
  • 简介:<正>一、研究目的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句句地说,写作也是一句句地写。说话要求明白,写作要求通顺,符合语言规范。中小学生掌握词语后,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以表达思想?这在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中,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揭示了它,不仅有助于揭示有关中小学生从言语向语言过渡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为揭示中小学生阅读写作机制提供某些资鉴信息。

  • 标签: 句子结构 句子成份 语言发展 语言环境 词语 语言规范
  • 简介:在世界性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传入中国少数民族群体以前,几乎中国所有少数民族都拥有形态各异的原生性传统与灵性观念。彝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0.6%,大多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彝族的原生性宗教可称为毕摩宗教,它由祭司毕摩创建与传承、通过经文仪式传播,以祖先崇拜仪式实践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彝族独有的哲学观念疾病治疗方式。本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关姑县的预调查田野数据,共访谈了2名毕摩祭司5名信徒。根据苦难的认知、情感表达求助行为等类别,我们对根据被访者的访谈稿进行了编码分类。我们发现,彝族毕摩信众的苦难经历大多集中在财务困境家庭压力上,他们更多地寻求外在参照点(externalreference)来表达苦难相关的情感,更倾向于将苦难归因于超自然(supernatural)的力量,并更多地寻求强关系(strong-ties)的帮助。未来的研究应检验本土化苦难理论在彝族民众中的有效性。

  • 标签: 少数民族 中国 民间宗教 苦难
  • 简介:狗主人经常会感受到,狗狗人类一样容易嫉妒。近日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就对一只名为罗斯科的小狗进行了研究。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哈里斯表示,如果你抚摸另一只狗,罗斯科就会产生某种特别表现。哈里斯博士认为,这种表现是嫉妒的一种形式,尽管这种形式不像人类的嫉妒形式那么复杂、扭曲。

  • 标签: 嫉妒心理 牧羊犬 美国加州大学 激发 反应 忽略
  • 简介: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是宗教心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但它是否能够直接在中国应用,是否有不适合之处是一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讨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选取在中国社会具有相当重要性的佛教徒来作为基督徒的参照。通过问卷的形式,本研究发现,奥尔波特的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思想在佛教徒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不适用性。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基本范畴概念在非基督教文化中不适用;基督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标准并不一定是其他宗教的“真正的信徒”的标准;奥尔波特的“外在取向”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宗教取向二分理论成立的前提——“有真正的信徒非真正的信徒两种类型,且二者之间能够明确分开”——可能在佛教中不适用;部分佛教徒的行为并非源自宗教,而是源自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因此对于这一部分信徒,宗教不能用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宗教也不是他们行为的原因。

  • 标签: 奥尔波特 内在取向 外在取向 IE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