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研究循证护理在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髌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髌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1.67%),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93.33%)明显比对照组高(86.67%),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髌骨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不仅能有效促进髌骨骨折处的功能恢复,更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类型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研究对象50例,均为髌骨骨折患者,需对其行手术治疗,共计选取4种手术方法,包括钢丝环扎、AP张力带固定、可吸收钉、Ni-Ti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采用以上方法治疗的患者分别有14例、13例、10例、13例,于治疗后随访6个月,并在6个月后统计比较不同手术方法下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据悉在6个月后,所有患者均有不错的恢复情况;从并发症情况看,Ni-Ti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可用于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较多,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其中Ni-Ti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的并发症风险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髌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时采取康复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髌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17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2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2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二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护理效果比较,一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1.17%,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10.58%;一组护理满意度是98.82%,二组满意度是82.35%。(x2=8.678,p=0.021),结果有差异。结论:髌骨骨折和股骨骨折患者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时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体式髌骨爪和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应用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体式髌骨爪和克氏针张力带联合应用治疗严重粉碎性骨折16例,平均年龄41.1岁,术后2天进行被动膝关节屈曲练习。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小时,术后X线证实骨折术后其关节面解剖复位。2周左右膝关节屈曲度100度以上,骨折愈合好,平均愈合时间3月。无感染,内固定失败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症状。X线评定克氏针张力带和分体式髌骨爪联合应用治疗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完成关节面解剖复位,并能得到稳定固定效果,且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好,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关节镜技术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髌骨骨折的60例患者按照人为加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关节镜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正确愈合率、术后感染率及术后总体疗效等指标。结果运用关节镜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运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后感染率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正确愈合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运用到髌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正确愈合率高、感染少、总体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临床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观察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创科住院部所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共计8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CR检查确诊。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A组、B组,每组患者各计40例。A组患者以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治疗,B组患者以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B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A组75.50%(31/40),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优于钢丝环扎内固定方法,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手术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B组疼痛、晨僵以及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明显优于A组,并且B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A组(66.67%)。结论:对于髌骨骨折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能够促使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帮助很大,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髌骨骨软骨切线位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34例髌骨骨软骨切线位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CT检查患者18例,X线片和MRI检查患者34例,比较分析患者的CT、MRI和X线片检查结果。结果全部34例髌骨骨软骨切线位骨折患者MRI、CT和X线片检查继而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髌骨骨软骨切线位骨折临床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对髌骨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 方法 选取在 2016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之间我院骨科治疗的 116 例髌骨骨折术患者,根据入院的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58 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 58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膝关节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 结果 根据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膝关节相关指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的效果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 P<0.05 )。 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对髌骨骨折术后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膝关节相关指标得到较好的改善,临床可广泛普及。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髌骨骨折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 2014年 3月 -2017年 4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中抽取 66例,随机分成三组: A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 B组采用髌骨爪内固定治疗, C组采用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法固定治疗,比对三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A组好转率为 95.5%, B组好转率为 100.0%, C组好转率为 90.9%,无统计差异( P>0.05),而且三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也无统计差异( P>0.05)。结论:不同方法在髌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不一样,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便于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髌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及治疗策略。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主要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共选取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的100例患者和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改良克氏张力带固定治疗和髌骨抓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表示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均有效。结论就髌骨骨折患者展开治疗工作,如果患者是粉碎性骨折,则可以采用髌骨爪方法,其具有应用固定性可靠的特点,应用效果显著,而针对单纯的横行骨折患者来说,则可以采用克氏针张力带进行治疗,其应用效果显著,并且能够降低医疗消耗,需要医护人员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对手术方法进行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