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提高低品位铜钼矿的铜回收率的方法和应用。通过分析低品位铜钼矿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有效地提高铜的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基于实验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工艺流程,旨在增加铜钼矿的铜回收率。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术后继发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诊治过程。患者男,23岁,因“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术后6 d,术后出现咽痛、吞咽痛、呼吸困难加重2 d”就诊。经颈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明确诊断为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之后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并成功治愈,随访3年患者无咽痛及出血,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简介: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扁管固定支架稳固结构,包括稳固结构主体,所述稳固结构主体上设有分体式连接支架,且分体式连接支架两端分别连接有固定支板以及进气连接座,所述分体式连接支架与固定支板以及进气连接座之间均设有连接件,并且连接件内卡合有缓冲垫,所述分体式连接支架中部为倾斜结构,且分体式连接支架倾斜结构的下方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该进气扁管固定支架稳固结构通过在连接件与分体式连接支架之间设置了用于隔震和缓冲应力作用的缓冲垫,避免分体式连接支架断裂,分体式连接支架倾斜部位的下端连接有呈直角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能够对分体式连接支架受到应力缓冲,让分体式连接支架能够稳固。
简介:克隆植物在湿地中普遍存在,其在有性和克隆两种繁殖方式之间的权衡是植物生态学中的热点议题,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扁秆蔗草(Scirpusplaniculmis)为研究对象,在吉林省莫莫格湿地,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中的扁秆蔗草种子数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扁秆蔗草种子数量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垂直方向上,扁秆蔗草种子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0~5cm深度)和中层(5-10cm深度)内,在下层土壤(深度〉10cm)中明显减少;表层土壤中的扁秆蔗草种子容易受到干扰而发生变动;这种垂直分布规律不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扁秆蔗草种子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含水率、pH和群落辛普森指数与扁秆蔗草种子数量显著相关,植被中扁秆蔗草的多度则与种子数量不相关。分析发现,因环境因素引发的扁秆蔗草繁殖方式的权衡是存在的,并可以在小的局域范围内实现;扁秆蔗草被重新定义为兼性盐碱植物,其适宜生长条件为弱碱性,在强碱性条件下则会通过大量产生种子而实现对当前生境的逃离;两种繁殖方式的意义不同,有性繁殖主要服务于宏观尺度上种群的扩散与维系,而克隆繁殖的则实现了小尺度内克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竞争优势的保持。
简介:摘要:结晶器是半连续铸造用的锭模,俗称冷凝槽,它是铸锭成型和决定铸锭质量的关键部件,要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一定的强度、刚度、耐冲击性、耐热性,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好的耐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3年4月在本院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直接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疼痛感,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铜染色广泛应用于肝脏病理诊断,目前比较各种染色方法效果的研究较少。该文收集2008—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经肝穿刺确诊的Wilson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共243例,采用红氨酸法、罗丹宁法、Timm银染法3种特殊染色对铜颗粒染色,并分析染色结果。Timm银染法与红氨酸法、罗丹宁法相比,对铜累积性肝病铜颗粒的沉积有较高的染色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可有效辅助铜累积性肝病的诊断。
简介:采用形态学标记的方法,对来源于内蒙古7个不同生态区的49份扁蓿豆野生材料进行了花性状变异分析。对花萼长、花萼直径等12个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材料间花性状的变异系数幅度最大的为花序长,其变异系数高达79.12%,变异幅度最小的为花萼直径,其变异系数为3.82%;主成分分析表明,花性状中前7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5.465%,花序长、花序轴长、花冠长度、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花色和小花柄长等7个性状是造成扁蓿豆花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花性状间多数呈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聚类分析将49份材料分为6类,花性状变异性相同或地理来源相同与相近的材料大部分聚在一起。可见,扁蓿豆材料间的花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