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94例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泪液分泌试验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干眼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延迟泪膜破裂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71眼)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35眼)和对照组(34例,36眼)。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及出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5d后视力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78例(78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B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而言,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并且控制好眼压,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患者的治疗、并发症与预后情况予以分析,并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房角开放程度、眼压、前房深度与矫正视力水平。结果全部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眼压控制完全成功39例,成功率97.5%,条件成功1例,成功率2.5%;全部患者围术期都没有后囊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有6例轻度炎症,3例轻度角膜水肿,通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消失,预后效果较好,随访12个月没有复发情况;患者治疗后的房角开放程度、眼压、前房深度与矫正视力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使其视觉功能充分恢复,使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并发症较少。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83例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力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3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围手术期未发生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轻度炎症2例,轻度角膜水肿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患者治疗后矫正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情况,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在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接收的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水平。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视力水平和术后视力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视力水平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和小切口非超生乳化在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所以需要进行深层的的研究。
简介:目的: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角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4-12眼科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61例196眼,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扭动模式组(A组)和传统模式组(B组),晶状体核硬度按照Emery标准进行分级。记录术中所使用的有效超声时间(ultrasoundtime,UST)、有效累积释放能量(cumulativedissipatedenergy,CDE),并比较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眼角膜水肿程度(cornealedemadegree,CED)、眼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和眼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结果:两组患者各级核硬度手术中所使用的UST和CDE比较,A组较B组低。术后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术后1、7d时A组较B组高,而术后3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角膜水肿和CCT比较,术后1、7d时A组较B组眼角膜水肿轻,平均CCT厚,术后30d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d平均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A组较B组高,丢失率低。结论:由于缩短了术中UST和减少了CDE,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减轻了对眼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使得患者术后恢复周期缩短,但并未根本解决超声乳化对眼角膜造成的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原地区高龄白内障襄外小切口摘除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6年 02月 -2017年 02月期间我院收治 120例高原地区高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同等例数的两组,参照组与分析组各 60例,参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法治疗,分析组采用襄外小切口摘除术法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客观评定。结果:术后,分析组患者 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的视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 P< 0.05)。分析组发生角膜水肿、后囊浑浊、晶状体表面色素沉积、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5.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 20.00%,两组具可比性意义( P< 0.05)。结论:对高原地区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襄外小切口摘除术法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两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患者78例106眼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收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房角粘连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水平、房角粘连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采用玻璃体穿刺抽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房角粘连情况明显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