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手术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将对我院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因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 400例展开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200例、观察组 2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中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为研究样本,根据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组采取单纯白内障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0.81±0.19)度高于对照组(0.49±0.11)度,且眼压(11.24±3.76)mmHg低于对照组(16.26±3.74)mmHg,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2.20%,治疗组9.76%)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白内障手术能促进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且能降低眼压,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眼压管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术后眼压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类型为前瞻性对照研究,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手术治疗PACG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19例、女29例,年龄(58.95±7.54)岁;研究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59.40±7.82)岁。对照组实施常规眼压管理;研究组在非药物控制眼压策略基础上实施分级眼压管理,设定眼压管理目标为与出院前基线值比较上升幅度<20.0%或眼压绝对值<18 mmHg(1 mmHg=0.133 kPa),且未出现视野缺损进展;通过随访确定其眼压变化及视野缺损进展,经药物实现分级眼压管理目标。对比两组患者基线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视力及视野缺损程度,分析眼压、视力及视野缺损程度是否受到管理方式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眼压、视野缺损程度分别为(15.04±2.97)mmHg、(-4.32±0.66)dB,均低于对照组的(16.48±3.39)mmHg、(-4.69±0.72)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4、2.625,P=0.029、0.010)。研究组术后6个月视力为(0.59±0.14),高于对照组的(0.5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7,P=0.011)。结论分级眼压管理可有效降低PACG患者术后眼压水平,减轻视力下降与视野缺损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手术治疗方法,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治疗的患者32例,将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如采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效果不显著时,判断标准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后眼仍然大于40mmHg,应采用注射器做做前房穿刺放液(注射器规格为1ml),如果眼压处于稳定状态之后,对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在对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矫正视力的变化方面,对患者进行术后复查,复查时间为术后14天,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矫正视力都大于或等于0.12。这些患者中大于0.8者2眼,占6%;0.6到0.8者12眼,占38%;0.3至0.5者14眼,占44%;0.12至0.2者4眼,占12%。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毫针穿刺放液的治疗方式,其优点是可以缩短眼压时间,利于之后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对此患者行联合手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1人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0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36mmHg,平均26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21mmHg,平均眼压17mmHg,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术后视力<0.1者5眼,此5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11眼;>0.5者22眼。结论改良窦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