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标记蛋白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rIns1EGFP,转染HIT-T15仓鼠胰岛瘤细胞,随机分为3组,低糖组(LG)、中糖组(MG),高糖组(HG),检测基线0小时及葡萄糖刺激后4小时内胰岛素分泌量及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结果HG组单个胰岛β细胞荧光强度,胰岛素分泌量较LG组明显增强(P<0.05),在一定葡萄糖浓度范围内,绿色荧光蛋白其荧光强度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与细胞胰岛素分泌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P<0.05)结论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分子标记物其荧光强度与胰岛素分泌量有正相关性。
简介: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不仅参与正常肌小节和肌丝的组装,稳定肌小节的结构,而且通过磷酸化等调节横桥循环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包括.编码肌小节结构蛋白的基因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编码cMYBPC的基因是肥厚型心肌病的最为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本文就cMYBPC以及编码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致病基因型、表型和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 PA)和白蛋白( ALB)检测对肝脏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40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40例为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 4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PA、 ALB的水平,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的患者 PA、 ALB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 PA 、 ALB的水平与代偿期相比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 PA、 ALB的水平,对于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肝脏受损越严重,其 PA 、 ALB检测值越低,呈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运用到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6月抽取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的100例健康体检者,当作参照组;两组均接受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查,观察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①试验组、参照组尿蛋白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进行比较,前者高于后者均存在统计学的差异,P<0.05。②试验组尿蛋白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参照组进行对比均有统计学的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中mALB及TR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N和IVC。结果正常对照组中mALB、TRF、LN及IVC含量分别为18.1±6.4mg/24h,2.73±0.26mg/24h,40.1±7.2ug/24h,82.3±40.1ug/24h,在糖尿病无肾病组中其mAL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近(P>0.05),而TRF及LN、IV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糖尿病肾病组mALB、TRF、LN及IV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mALB、TRF、LN及IVC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损伤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设成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设成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比较检测含量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人员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检测含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15.0%、1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3.3%、61.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检测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患者男,82岁,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伴痒1月余来院就诊.组织病理示:真皮毛囊上皮水肿,黏液池形成,毛囊内及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示:CD3(+)、CD4(+)及UCHL-1(+).诊断为毛囊粘蛋白病向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