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以及主要救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因昏迷而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发病原因及主要救治措施进行归类分析,观察分析救治手段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引起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氧化碳中毒、脑梗死、脑出血、肝性脑病、低血糖性昏迷、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以及其他,例数分别为8例(6.3%)、21例(16.7%)、19例(15.1%)、5例(4.0%)、23例(18.3%)、9例(7.1%)、32例(25.4%)和9例(7.1%);对所有患者实施抢救后,115例患者得到成功救治,11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高达91.2%。结论脑梗死、脑出血、低血糖性昏迷和急性酒精中毒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的常见原因,对患者病因进行及早诊断并采取及时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急诊不明原因昏倒患者的散布、病因及预后。方法:选取某医院急诊科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424例以“急性昏倒”为主诉,确诊不清,能解说昏倒原因的患者为研讨目标,进行回顾性病例剖析。男女比例为1∶1.16。剖析其散布、确诊办法、终究确诊病因及预后。成果:老年人昏倒首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88%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确诊,首要通过脑影像学查看[23.1%(98/424)],结合体检成果[25.0%(106/424)]。急诊不明原因昏倒的常见原因依次为脑血管病[24.1%(102/424)]、感染[14.2%(60/424)]、中毒[9.0%(38/424)]、癫痫[8%(34/424)]、代谢性疾病[7.1%(30/424)]、精神疾病[6.1%(26/424)]。92.0%(390/424)不明原因昏倒患者的急诊严重度指数(ESI)分级为1~3级,格拉斯哥评分(GCS)以轻度昏倒为主:13~14分[29.7%(126/424)],15分[32.6%(138/424)]。4%(6/424).康复训练占35.4%(150/424),在疗养院继续治疗占11.1%(47/424)。定论:急性昏倒病因确诊规模广,逝世危险高,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病因。ESI分级和GCS评分有助于确认大多数患者的高逝世危险。为了做出明确的确诊,神经系统查看,如脑显像查看,体格查看和实验室查看是必不可少的。跨学科协作有利于提高急诊昏倒病人病因确诊的功率和准确性。
简介:摘要多发性骨髓瘤是来源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为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以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为代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PI)是一类重要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其总体有效率高达80%~90%。但是,大多数骨髓瘤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导致疾病复发。因此,增加骨髓瘤细胞对PI的敏感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骨髓瘤恶性增殖的过程中,细胞内累积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使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应激增强,继而激发未折叠蛋白反应(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硼替佐米可阻止蛋白质的降解,增加细胞内的蛋白质负荷,加重ER应激,引发细胞凋亡。文章就ER应激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其与骨髓瘤耐药的关系作一综述,进而为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环境和免疫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免疫机制方面,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 /辅助T细胞(helper T cells,Th)17途径已被确定为关键轴,促炎细胞因子IL-17A是其主要作用因子。有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Ig)E浓度增加。与非病变皮肤相比,病变皮肤有更多的特异性IgE的Fc段高亲和力受体I (receptor I for the Fc region of IgE,FceRI)相关细胞,包括肥大细胞,表皮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现就银屑病发病机制中IL-17关键轴与IgE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卡波西肉瘤是一种软组织多发性色素性血管瘤,其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发展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相关。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可通过干扰模式识别受体、补体系统或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统,从而在卡波西肉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免疫调节剂、靶向药物及疫苗等免疫治疗有望成为预防及治疗卡波西肉瘤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发病未服药抑郁症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大脑灰质结构改变以及抑郁症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指标。方法对38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3D T1加权结构像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基于形变的形态学测量(deformation-based morphometry, DBM)方法及基于感兴趣区方法比较2组灰质形变参数及灰质体积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测试有统计学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抑郁症组右侧前扣带皮质、右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旁小叶萎缩(体素阈值P<0.001,集簇大小>120),且这些脑区的灰质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双侧);右侧前扣带皮质灰质体积对抑郁症诊断有一定准确性,曲线下面积为0.733,最佳为0.414。结论采用DBM方法能够早期发现抑郁症患者前额叶及顶叶灰质萎缩,体积缩小,能够反映灰质微细结构变化;右侧前扣带皮质灰质体积缩小可作为抑郁症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扬州市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扬州市DDH早期筛查三级网络,用调查表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行髋关节超声筛查的42~48 d婴儿检查结果及相关资料,分析扬州市DDH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筛查统一采用Graf髋关节超声诊断分型法,分型≥Ⅱa-者诊断为DDH。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左右侧发病率对比采用χ2检验,风险因素与DDH发病关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婴儿8 853例。其中,男4 519例,女4 334例。诊断为DDH的婴儿有106例(1.2%)。左侧DDH发病率为0.87%(77/8 853),高于右侧0.41%(36/8 8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5.422,95%CI:3.219~9.133)及第1胎(OR=1.817,95%CI:1.169~2.823)是DDH发病的风险因素。襁褓不当、羊水量异常、合并畸形等因素因相关样本较少、且无DDH病例,无法列入统计对比。结论扬州市42~48 d婴儿DDH发病率为1.20%(106/8 853),左侧多于右侧,女性及第1胎为DDH的风险因素。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AMPA)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MPA受体(AMPARs)介导与癫痫相关的脑区和脑区间的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并在癫痫的发生和癫痫诱发的脑损伤中发挥作用。但由于AMP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分布,以及在脑神经发育和通路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对AMPARs的表达或功能进行调节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海马CA1区作为癫痫现象发生的主要场所,选择性地对在该区高度表达的AMPA受体GluA2亚基和AMPA受体跨膜调节蛋白家族(TARPs)γ-8亚型及其复合体GluA2/TARPγ-8进行调节,是否可以产生抗癫痫作用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该文对此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bicuspid aortic valves,BAV)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获得诊断。随着疾病发展,成年后可出现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尽管其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已经明确,但是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发现,基因突变和相关信号通路异常与BAV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同时表观遗传学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瓣膜发育和疾病发展过程。因此,明确BAV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机制,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合理干预以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植冠桥修复体不同特征对植体周病发病的影响,为临床制订植体周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行种植冠桥修复的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通过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邻接触情况、咬合情况等种植体和修复体相关因素及口腔卫生维护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因素对植体周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植体周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14例患者,351枚植体,随访(11.0±3.5)个月。最终43.0%(92/214)的患者和37.3%(131/351)的种植体发生植体周病,植体周黏膜炎和植体周炎的患者水平发病率分别为41.1%(88/214)和4.2%(9/214),种植体水平发病率分别为34.2%(120/351)和3.1%(11/351)。在种植体和修复体相关因素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邻接状况、咬合情况与植体周病的发病有关联(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螺丝固位(风险比=2.38,95%CI:1.42~3.99)、修复体邻接丧失(风险比=2.36,95%CI:1.31~4.27)为植体周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种植冠桥修复体的固位方式与邻接状况对植体周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