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45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资料,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实验室分析、内镜检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发病特点。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评价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多为阵发性腹痛。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上升44例,所占比例为97.78%;腹水检查10例存在腹水,所占比例为22.22%。其中少量腹水5例,所占比例为50%;中量腹水2例,所占比例为20%;大量腹水3例,所占比例为30%。45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中,内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黏膜斑片状充血、糜烂以及息肉等。组织学表现为黏膜慢性炎,间质内嗜酸粒细胞浸润。接受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通过血常规与内镜检查的方式有效判断患者的症状发展情况,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快速改善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在乳腺癌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ICB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34例,切除结扎肋间臂神经34例。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患者中异常率为11.76%;而在切除结扎肋间臂神经的患者中异常率为76.47%。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4;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治疗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上臂内侧感觉麻木的出现率和程度都减轻,值得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植入锥弓根螺钉的后路固定治疗胸椎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5名损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Denis三柱分型都为不稳定骨折,后路复位固定手术指针明确。采用C臂机定位下实施椎弓根穿刺,确认在穿刺针在椎弓根内合适位置。运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测量Cobb角和实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平均(45.2±11.4)min,术中出血量(80.1±14.3)mL。所有患者均接受18~32个月的随访。随访得知患者的各项功能都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且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获得矫正。取出内固定复查X线Cobb角为4°±3.8°,椎体高度并未得到显著丢失。结论经皮穿刺植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适合运用在无需减压或是不需要椎管探查的胸腰椎骨折治疗中。
简介:摘要英语歌曲作为英语母语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歌曲是反映生活的,英文歌曲则为人们展现了英语母语国家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从而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将英语歌曲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对于优化英语课堂、丰富教学形式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简介:炎症性肠病(IBD)正成为消化内科治疗领域中巨大的挑战之一。现阶段IBD的临床治疗思维和手段仍主要是针对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对抗自身免疫反应等,并辅以外科手术,处理肠道并发症。然而,上述治疗手段在相当数量的IBD患者中并未能阻止病程的进展,患者预后较差。随着"脑-肠微生态"互动机制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IBD认知和处理相关的消化心身整体医学思维和手段日趋涌现,为提升IBD的临床处理水平提供了启示。本文着重阐述运用消化心身整体医学思维和手段,针对肠道炎症相关的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免疫调控、肠道环境稳态等多个关键环节,以期提升IBD的临床处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