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个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istal 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y, dHMN)家系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收集该家系先证者及其他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肌肉活检病理检查和全外显子测序检查。结果该家系主要表现为远端型肌无力,先证者电生理提示远端型运动神经病,不伴感觉神经受累,肌肉病理提示神经源性肌萎缩,基因检测发现HSPB8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c.421A>G (p.K141E)杂合变异,为该基因的热点突变。结论HSPB8基因变异相关dHMN2A在国内尚未见报道,p.K141E为其致病性变异,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国内dHMN突变谱系。
简介:【摘要】目的: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训练法,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共计60例,将其进行对照分组,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悬吊运动系统的骨盆稳定性训练,做好效果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比较,其中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GMFM-D区、GMFM-E区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GMFM-D区、GMFM-E区中观察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行悬吊运动系统为基础的骨盆稳定性训练法,训练后患儿稳定性明显较好,整体情况优良。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和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儿运动相关低血糖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NICE、JBI、SIGN、Cochrane Library、RNAO、IDF,ADA、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医脉通临床指南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近6年(2015—2020年)关于T1DM患儿预防运动相关低血糖的指南、证据总结、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临床决策和专家共识。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专家共识3篇、临床决策4篇,最终形成最佳证据32条,包括运动相关低血糖特点,运动前、中、后、夜间低血糖预防策略,特殊情况低血糖预防策略和健康教育7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所遴选的T1DM患儿运动相关低血糖预防策略最佳证据内容全面具体,护理人员可基于此对院外T1DM患儿和家长进行运动相关低血糖预防的健康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时间选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患儿进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47%,显效率为47.61%,有效率为42.85%,无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7.14%,显效率为19.04%,有效率为38.09%,无效率为42.85%,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分别为35.71±26.03,48.26±36.32,治疗前后肢体Ashworsh积分分别为3.03±1.12,76.41±2.53,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分别为27.83±24.53,28.26±20.42,治疗前后肢体Ashworsh积分分别为3.01±1.06,95.36±3.59,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肢体Ashworsh积分的P值均大于0.05,治疗后均小于0.05,两组评分治疗前后的t值对应为1.009607933,0.05943383,2.199631463,19.77261022,可以进行比较。结论推拿配合针刺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对患儿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能够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温针灸改善0-3岁痉挛型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便于为脑瘫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方法在我院住院治疗的0-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瘫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法。通过GMFM-66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脑瘫患儿经过三个月的治疗,GMFM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温针灸可以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GMFM评分,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治疗对2型糖尿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我院收取的糖尿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7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治疗组则以基础护理结合护理干预性运动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各相关生化指标及生活治疗评定结果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均具差异性,而经治疗及综合护理后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比粘度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且治疗组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性运动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受体的兴奋性,减少微血管病变,提高生活质量,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不良反应少并可长期执行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