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腔支架成形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或切开动脉直视下穿刺,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利用导丝或超声消融导管开通闭塞段,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后置入血管内支架.结果45例(53条患肢)血管腔支架均释放成功,踝肱指数由0.36±0.14增至术后7d0.77±0.21(t=2.397,P=0.021),45例随访6~54个月,平均23个月,一期肢体通畅率90.6%(48/53).结论血管腔支架成形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支架
  • 简介:目的:创用舟骨、骰骨松质骨挖空挤压纠正儿童重度马蹄翻足畸形。方法:取外踝下弧形切口,采用足舟骨、骰骨开槽,松质骨挖空后挤压融合法结合软组织松解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2例,经过6月到10年随访,10例畸形矫正效果良好,1例马蹄翻足畸形复发,负重不稳,1例后遗小足畸形。结论:该手术为一种治疗儿童严重马蹄翻高弓畸形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舟骨松质骨挖空挤压术 骰骨松质骨挖空挤压术 治疗 儿童 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 临床资料
  • 简介: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末节断指再植已有较多成功的报道,成活率均在90%以上,而且功能及外观良好[1,2].我院于1998年5月~2004年4月采用腱鞘神经阻滞的方法行末节断指再植21例23指,成活率为95.6%,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腱鞘内麻醉 末节断指再植术 显微外科 皮肤软组织
  • 简介:腹腔剖宫产为产科领域中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在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腹腔内脏器粘连,给再次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使手术难以进行下去,若勉强分离粘连致肠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亦有发生。腹膜外剖宫产可避免术后

  • 标签: 腹膜外腹腔内剖宫产术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法 产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采用经皮克氏针引导小切口与传统方法插入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4年1月~2005年3月收治的5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均予以闭合复位,其中微创组在完成复位后经皮自大转子顶点打入1枚克氏针置于股骨近段髓腔中央,后做皮肤小切口,在克氏针引导下插入PFN;传统组患者按常规方法置入PFN固定。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分别为77.20min、104.20mL和5.12cm,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108.84min、240.38mL和11.79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创组影像增强仪曝光时间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延迟愈合与不愈合。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经皮克氏针引导小切口插入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更加微创的固定手段,早期临床疗效更令人满意。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微创技术
  • 简介:锤状指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伸肌腱损伤,从1997年10月~2000年1月,我院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铝板指套固定治疗新鲜锤状指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铝板指套固定 治疗 新鲜锤状指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69例98处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切开复位,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指骨钻孔使用克氏针钻孔.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3~12月,骨折无移位,无断钉,外固定稳固,关节稳定,活动范围佳,无感染.其中1例病理性骨折大块骨移植用支架固定,疗效满意.结论固定器具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无螺纹的克氏针钻孔对软组织损伤轻微,避免了用螺纹钻头钻孔时对肌腱、神经等的缠绕损伤,对指远端血运干扰小,针孔无感染,利于支架下护理及早期功能训练,术后关节功能佳.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指骨骨折 掌骨骨折 克氏针钻孔
  • 简介:固定架是已应用达30多年的骨折固定装置,国内外广泛使用是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有优点也有不足。如果严格掌握适应症,效果还是很好的。近2年来在9例较难处理的胫骨骨折病人中使用了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满意。选择病例的原则是当传统的固定器械都不理想或因各种其他原因所限时考虑使用外固定架。

  • 标签: 治疗 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架 体会 内固定器械
  • 简介:目的探讨混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5年9月采用混合外固定支架对9例新鲜、复位后关节面无明显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骨折根据Sehatzker分型:Ⅳ型1例,V型6例,Ⅵ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7~13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治疗效果按照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6例,良2例,可1例,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屈膝(110°~120°),针孔浅表感染换药愈合。结论混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特点,可早期功能锻炼,局部骨膜破坏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 标签: 微创 胫骨平台 骨折 混合 外固定器
  • 简介:目的:对外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效果进行总结.方法:本组27例胫骨多段骨折,采用单侧型Hoffmann外固定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骨折愈合率为88.9%,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优良率为88.89%.结论:外固定架对各种胫骨多段骨折均适用,尤其是开放性骨折.

  • 标签: 胫骨多段骨折 外固定架 开放性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注气法皮圈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我们应用镜下注气法皮圈结扎治疗,评定的内容包括术后立即止血率、曲张静脉消除率、出血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注气法皮圈结扎治疗37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得到了立即止血(100%)。28例曲张静脉得到了消除(75.6%);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出血复发率为29.7%(11/33),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注气法皮圈结扎疗效好。安全,且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 结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 注气法 患者
  • 简介:经口气管插管容易操作,插入的管径较大,为非长期带管患者的首选方法,常规要求在确定插管成功后,将牙垫放入患者的上下牙齿之间,以固定气管导管和牙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使用牙垫的患者,尤其是小儿和老年无门牙的患者感觉不舒适,易发生口腔破损等并发症,时常将牙垫往里吞,影响插管的深度。为此,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对36位患者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固定气管导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注射器内 一次性 临床护理工作 气管导管 牙垫
  • 简介: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骨折,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分类方法是Lauge-Hansen和AO的分类方法,我们将Lauge-Hansen旋后外旋和旋后外展型骨折简称为旋后型骨折.此类骨折占踝部骨折的70%以上,其共同特点是均由旋后应力引起骨折,外踝的骨折块较小,固定后骨折的稳定性差,早期功能锻炼易造成复位丢失.我们从2002年9月至今对25例旋后型踝部骨折病例采用改良的1/3管型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均得到稳定固定,可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踝部骨折 钢板内固定 旋后 改良 早期功能锻炼 分类方法
  • 简介:目的:采用股方肌肌蒂骨瓣移植以尽快恢复股骨头的血运,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经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将骨折解剖复位后,用三枚折断式螺纹钉固定,于股骨颈后方凿骨槽,切取股方肌肌蒂骨瓣嵌入骨槽内;结果:本组80例,经随访76例获骨性愈合,愈合率95%;随访时间6个月-5年,失败4例,占5%;结论:股方肌肌蒂骨瓣的股止点较宽,具有充分而固定的血管供应,采用此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尽快地恢复股肌头的血运,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多枚可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固定,对股骨颈髓腔的血供干扰较少,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断端的接触紧密,有利于骨折愈合。此式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共选择的好方法之一。

  • 标签: 治疗 股骨颈骨折 股方肌 骨瓣移植
  • 简介:摘要颅血肿有外伤性或自发性两大类型,前者多是外伤导致,后者多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等疾病引起,按血肿在颅结构的解剖层次分为三类,硬膜外、硬膜下、脑(脑室内)血肿1,大部分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需要及时手术治疗,颅血肿微创清除引流是近年来国内使用较广的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降低死亡率、能缩短血肿吸收时间,而护理在此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无锡二院省重点专科脑外科2006-2007年开展的84例外伤性颅血肿引流的护理分析,提高对颅血肿微创清除的护理,协助医生早期处理,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