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复发率(24.39%)显著低于对照组(14.63%,29.57%),组间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可靠,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复发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别以消融术、环切术和锥切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分析,锥切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最高,其次为环切术,消融术最低,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8.482,8.493,P<0.05)。对疗效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3,P>0.05)。在术后第1个月复查的患者中,13例形成宫颈管内肉芽、息肉样增生情况,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后,术后3个月复查后,部分患者具有改善,3例患者再次行小锥切治疗解决问题。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疾病,环形电刀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可以提供完整的标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重度宫颈糜烂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入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微波治疗,观察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对照组综合有效率77.78%,观察组综合有效率94.44%,观察组结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25.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满足救治需求,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此外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2.4分、97.3分,可见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手术期间进行精心科学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60例行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58±12)岁,年龄范围为38~75岁。60例患者中,30例行改良L-ELAPE,设为改良组,30例行传统L-ELAPE,设为对照组。改良组患者腹部手术步骤同传统L-ELAPE。改进部分如下:(1)当肿瘤位于直肠前壁时,采用折刀位直视下完成会阴部手术;(2)为避免小肠术后坠入盆腔,均在腹腔镜下关闭盆底腹膜,必要时放置生物补片。对照组患者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均在截石位下施行,将生物补片缝合于肛提肌边缘。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行盆腔CT检查,了解患者小肠坠入骶前间隙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术后1个月内死亡患者。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分别为(359±105)min、(192±99)mL、(17±6)枚、(4.1±0.8)分、(4.7±0.5)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68±37)min、(136±61)mL、(15±5)枚、(3.5±0.7)分、(3.9±0.7)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3,2.130,2.871,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1,0.864,P>0.05)。(2)术后情况:改良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会阴部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3.3±1.1)d、(8.7±4.8)d、(85±27)mg/L、(8.5±4.5)d、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7±1.4)d、(7.7±2.8)d、(79±25)mg/L、(7.7±2.2)d、5例。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1,1.520,0.521,0.509,P>0.05)。两组患者会阴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会阴部并发症的患者经引流、换药、营养支持、延长住院时间后治愈。(3)随访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CT检查结果示术后小肠坠入骶前间隙例数分别为2例和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2,P<0.05)。结论改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对于超低位直肠前壁肿瘤显露更好、标本质量更高,可减少小肠坠入骶前间隙发生率,但手术时间较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肛术治疗及腹会阴与直肠癌根治造瘘术(Miles)联合治疗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老年低位直肠癌样本选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共计50例,随机分组,Miles术治疗归入造瘘组,保肛术治疗归入研究组,随访1年,对比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造瘘组,P<0.05;随访1年,两组盆腔复发风险、吻合口复发风险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选取Miles术治疗,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降低出血量,且术后盆腔复发、吻合口复发风险较低,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可行性、根治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应用腹腔镜进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治疗的32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直肠肿瘤距肛门5~7cm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技术低位保肛成功,术后远近切缘经病理证实无癌细胞残留,术后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明显吻合口出血,无尿潴留等。而随机选择28例同期开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有3例男性患者因骨盆狭小明显,未能保肛,而行Mile术,吻合口瘘5例,无狭窄病例,无明显吻合口出血,无尿潴留。结论Dukes分期c期以下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沿正确的解剖间隙游离,能显著提高直肠癌保肛率及手术效果。该手术方式符合肿瘤学根治性原则,安全可行,更微创,术后恢复快,更适合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
简介:目的胫骨远端骨折为高能量骨折,其治疗极为棘手,尤其对于开放性胫骨远端的治疗尤为困难。我们采用混合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胫骨下端未移位开放性骨折,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组共11例,骨折类型为局限于胫骨下端干骺端骨折或累及踝关节但关节面平整者,均采用混合环形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如患者存在腓骨骨折,则采用常规手术方法1/3管型钢板固定腓骨,之后作环形混合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术后抬高患肢,鼓励做脚趾的活动和踝关节的活动。术后1个月随访复查,术后2两个月进行负重训练。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开始负重时间为术后6周~12个月(平均3.9个月)。住院时间为14~60d(平均20.5d)。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4~10个月(平均7.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没有骨外露。2例患者出现原伤口感染,经过换药治疗后感染控制,自行愈合。所有患者的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未受限。拆除外支架时间为术后8~14个月(平均10.5个月)。拆除外支架后没有病例出现再次骨折。结论环形混合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骨下端未移位开放性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和可靠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Trocar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特点。方法分析22例在全麻下应用腹壁悬吊装置实施Trocar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其中Dixon18例,Miles术4例)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根据MRI分期,其中T15例,他12例,T35例;均为NOM0。结果22侧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总手术时间为(140.2±12.4)min,腹腔镜下操作时间为(109.3±6.4)min,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8±1.2)d,术后病理:切缘均无癌残留,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5.2±2.8)枚。随访8—20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Trocar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可避免气腹对人体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60±11)岁,年龄范围为31~84岁。患者均行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指标:(1)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情况。(2)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影响因素分析。(3)学习曲线对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情况:5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9例,其中A级吻合口漏6例(2例术中行保护性造口),B级吻合口漏2例,C级吻合口漏1例。9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为62岁(40~75岁);体质量指数为27 kg/m2(21~31 kg/m2);吻合口距肛缘距离为30 mm(5~40 mm)。(2)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方式和保护性造口是影响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χ2=5.490,5.45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方式和保护性造口均不是影响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因素(优势比=0.062,0.460,95%可信区间为0.009~1.119,0.102~2.809,P>0.05)。(3)学习曲线对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随着学习曲线的度过及保护性造口的使用,学习曲线前25例患者中,术中行保护性造口1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学习曲线后25例患者中,术中行保护性造口2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学习曲线前、后术后吻合口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P>0.05)。结论吻合方式和保护性造口是影响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环形电切除术后子宫切除术时间间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组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我院临床就诊并复查检出近期确诊病例患有恶性宫颈癌的中年妇女和女性患者共74例,随机两组分为定期观察检查组和临床对照组,各组37例。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癌环形电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对照组两种手术间隔时间范围为≤4周,观察组两种手术间隔时间范围为>4周。观察并对两组围术患者的具体围术期生理指标(包括出血量、住院持续时间、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风险。结果:与同期对照组3例相比,观察组3例患者的阴道出血病例数量更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