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山药提取物长期食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采用限量法,在本试验条件下山药提取物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山药提取物以1g/kg·BW、2g/kg·BW和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山药提取物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 山药提取物长期食用具有安全性。

  • 标签: 山药提取物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越橘沙棘复合物的长期毒性。方法 将80只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剂量分别为0.83g/(kg·bw)、1.67g/(kg·bw) 、2.50g/(kg·bw) ,连续喂养90d。试验期间每周称一次体重,计算食物利用率; 试验末期检查大鼠血常规、血生化指标;试验结束时处死动物,称量重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试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未见明显中毒体征,也未见死亡。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和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动物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末期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越橘沙棘复合物无明显亚慢性毒性

  • 标签: 越橘 沙棘 亚慢性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药研发的进程中,药物毒性评估是确保药物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动物实验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手段,在评估药物毒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动物与人类在生理和病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动物实验能够初步预测药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动物实验评估药物毒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动物实验评估 药物毒性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对脓毒性休克及脓毒性休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针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收集其基本资料及入院24 h内的动态MAR、血常规、炎症指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指标。根据有无脓毒性休克将脓毒症患者分为休克组和非休克组;再参照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标准,根据有无显性DIC将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休克DIC组和休克非DIC组。比较各组间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无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MAR对脓毒性休克及脓毒性休克合并DIC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脓毒症患者MAR与炎症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53例脓毒症患者,其中脓毒性休克患者61例(包括有显性DIC者17例和无显性DIC者44例)。与非休克组患者比较,休克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SOFA评分均明显升高〔PCT(mg/L):6.90(2.50,23.50)比0.87(0.26,5.75),CRP(mg/L):156.48(67.11,230.84)比90.39(46.43,182.76),SOFA评分(分):11.00(8.00,14.00)比5.00(3.00,8.00),均P<0.05〕,同时血小板计数(PLT)及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A)、胶原(COL)、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的MAR(ADP-MAR、A-MAR、COL-MAR、AA-MAR)均明显降低〔PLT(×109/L):101.00(49.00,163.50)比175.50(108.25,254.50),ADP-MAR:28.50%(22.00%,38.05%)比45.90%(33.98%,60.28%),A-MAR:38.90%(30.00%,55.40%)比65.15%(54.38%,72.53%),COL-MAR:27.90%(20.85%,36.55%)比42.95%(33.73%,54.08%),AA-MAR:24.70%(16.40%,34.20%)比46.55%(28.33%,59.20%),均P<0.05〕。亚组分析显示,与休克非DIC组比较,休克DIC组患者SOFA评分明显升高(分:13.29±5.23比10.39±3.58,P<0.05),PLT和COL-MAR明显降低〔PLT(×109/L):36.00(22.00,67.50)比115.50(84.25,203.75),COL-MAR:21.50%(17.85%,32.60%)比30.95%(22.98%,38.53%),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MAR对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可信区间(95%CI)为0.742~0.886,P=0.000〕,最佳截断值为51.35%,敏感度为68.9%,特异度为82.6%,阳性预测值为0.724,阴性预测值为0.800;COL-MAR对脓毒性休克合并DIC有一定预测价值,其AUC为0.668(95%CI为0.513~0.823,P=0.044),最佳截断值为21.90%,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79.5%,阳性预测值为0.500,阴性预测值为0.81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中各诱导剂诱导的MAR与炎症指标和SOFA评分呈不同程度负相关,其中A-MAR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最强(r=-0.327,P=0.000)。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指标MAR对脓毒性休克及脓毒性休克合并DIC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可作为一种监测指标用于预测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指导治疗。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 简介:目的考察前期发现的肾毒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以已知具有肾毒性的5种中药雷公藤、马钱子、广防己、大黄和苍耳子提取液ig给予大鼠建立肾脏损伤模型,收集给药1和7d后的血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检测5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胸苷、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LPC(18:4)、LPC(20:5)和LPC(22:5)水平,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对其毒性进行判断;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和BUN的水平;各组大鼠于取血后处死,迅速取肾脏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表现.结果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毒性.5种中药在给药ld后,生化检测没有发现肾脏损伤,肾毒性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发现异常;在给药7天后,SVM的预测结果与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均出现肾毒性.结论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将肾毒性小分子代谢物更加灵敏、快速、准确地用于中药肾脏毒性评价,对于临床药源性肾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代谢组学 支持向量机 肾毒性 雷公藤 马钱子 广防己
  • 简介:大多数的Meta分析都会用到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中的一种,固定效应模型假设所有的纳入研究拥有共同的真实效应量,而随机效应模型中的真实效应随纳入研究的不同而改变。运用的模型不同,所得到的合并后的效应量均数值也不相同,这不仅体现在效应量的均值上,更多的体现在每个纳入研究权重的分配上,本文主要目的是深度解剖两种模型以及两种模型的假设,区分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通过两种模型计算每个研究所占的权重和合并后效应量的均数值,最后指出并比较其优缺点。

  • 标签: 随机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 效应量 统计学
  • 简介:有些药物可出现与治疗目的相悖的作用,此即药物的拮抗效应。产生拮抗效应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用药不当,少数患者也可在正常用药时发生。对此倘若疏忽,有时会导致严重后果。许多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拮抗效应。虽然目前对拮抗效应的发生机理还不十分清楚,但主要原因是用药不当,如长期用药,超剂量用药,突然停药等等。这就提醒我们,使用药物必须要合理,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本文论述药物及药物的拮抗效应等内容。

  • 标签: 药物 拮抗效应
  • 简介:所谓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药物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平时提到的副作用,多不利于疾病治疗,需要人们在用药时注意防范。正如辩证法所谓“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医生在长期医疗宴践中发现,药物正作用和副作用的划分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对副作用,也不必总是持怀疑、否定态度:有些药物的有些作用,在某种疾病上可能是副作用,

  • 标签: 副作用 治疗剂量 长期医疗 药物 疾病 辩证法
  • 简介:越来越多的性爱知识都认为:夫妻任何—方在面临烦恼、忧郁、苦闷、焦虑、挫折等负面情绪时,是不宜做爱的。理由是,人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往往处于一种精神抑制状态,性兴奋不容易提高、或者反应速度缓慢,神经反射显得十分迟钝,性活动质量未必理想,随即而来的性交高潮与情欲程度都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会因为心顺意乱,干扰性冲动“启动”,出现阳萎、不射精或不出现性欲高潮等不良现象。

  • 标签: 性欲高潮 负面情绪 抑制状态 大脑皮层 反应速度 神经反射
  • 简介: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已婚的男子汉们聚在一起常会互相调侃,说某人是“气管炎”。所谓“气管炎”就是“妻管严”的谐音,意思就是怕老婆。

  • 标签: 心理效应 气管炎 男子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物效应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表现,但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血药浓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药物效应

  • 标签: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 简介: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深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等同的药效,差异可能很大,甚至出现质的差异,即一般病人不会出现的异常危害性反应。这种随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个体差异。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可以存在于药物产生效应的任何一个环节,包括药物剂型、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病理等许多因素。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不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不考虑如何加以调整,就难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副反应的治疗目的。

  • 标签: 药物效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并针对其开展护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患儿临床表现探究其临床特点,并开展有效的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等整体化护理,观察患儿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00例患儿中,治愈79例,占79%,留有后遗症21例,占21%,其中继发性癫痫6例,智力减退12例,肢体瘫痪3例,无1例死亡。患儿住院时间最长为27d,最短为8d,平均住院日为13.7d。100例患儿家长中,有94例表示满意,护理总有效率为94%。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开展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对该疾病的认识,进而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