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隐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患儿行终丝离断术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OTCS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2例OTC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为(6.8±1.6)岁,术后随访时间为(6.52±1.23)年。32例中4例骶尾部皮坑,2例大便失禁,4例便秘,大便2~4 d/次;6例小便失禁,14例尿频、尿急;19例下肢肌力异常。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均行腰骶部磁共振成像检查、尿常规、尿流动力学及泌尿系统超声检查,通过测定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膀胱顺应性及膀胱残余尿量等指标评估患儿术后的改善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均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计算其改善率及改善指数。结果术后1例大便失禁恢复,2例大便恢复至1 d/次;5例小便失禁改善,11例尿频尿急改善,5例下肢肌力增强;术后14例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容量为(116.1±46.8)ml,平均预期改善76.4%,P=0.017;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为(44.0±13.2)cmH2O(1 cmH2O=0.098 kPa),平均预期改善10%,P=0.001;膀胱顺应性为(41.5±16.6)ml/cmH2O,平均预期改善27.3%,P=0.01;膀胱残余尿量(3.6±3.2)ml,平均预期改善52%,P=0.01;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增高,21例患儿改善率>25%,改善指数为(2.24±1.42)。结论终丝离断术可改善OTCS患儿的临床症状,疑似OTCS的患儿应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可行手术治疗。
简介:背景:髋、膝关节置换术在髋、膝损伤的老年患者中应用广泛,不过术后患者多伴有贫血症状,贫血导致伤口愈合慢,易感染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目的:探讨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显、隐性失血情况及输血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拟行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6例,均符合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适应证且为初次手术,分为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组(髋关节组)44例,其中,24例为肥胖患者,均未采用引流血回输系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组(膝关节组)52例,其中,29例为肥胖患者,19例采用引流血回输系统。通过Gross方程着重计算两组的实际总失血量、显性与隐性失血情况,探讨隐性失血机制,并制定相应的输血策略。结果:髋关节组隐性失血占实际失血总量的31.5%(477ml/1512ml),膝关节组隐性失血占实际失血总量的51.3%(769ml/1499ml),两组隐性失血量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髋关节组与膝关节组肥胖者与非肥胖者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膝关节组引流血回输患者的实际失血总量高于未行血液回输患者(P〈0.05)。结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隐性失血量高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即使使用引流血回输亦达不到完全满足机体恢复循环的需要,需加强对患者血容量的补给,此外,正确认识隐性失血可提高临床评估能力,引导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尽早开展关节功能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胎儿的PKHD1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引产胎儿的新鲜组织及父母外周静脉血进行相关基因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家系分析及位点验证。结果胎儿组织样本检测到PKHD1基因存在c.5336A>T(p.Asn1779Ile)和c.9455delA(p.Asn3152Thrfs*10)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父亲携带c.5336A>T(p.Asn1779Ile)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9455delA(p.Asn3152Thrfs*10)杂合变异,因此胎儿的变异分别来源于其父母。经检索相关数据库及文献均为未报道的新变异。结论PKHD1基因的c.5336A>T和c.9455delA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儿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临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累及髋关节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5年5月因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采用THA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一定的选择标准,共71例(71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根据既往文献重点将手术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骨质疏松、髋关节间隙采用AS髋关节放射指数(bathankylosingspondylitisradiologyindex-hip,BASRI-h)评估、血红蛋白下降量等5个因素纳入分析。按隐性失血量将患者分为高隐性失血组(≥480mL)和低隐性失血组(〈480mL)。结果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为320~1450(797.4±446.8)mL,总失血量为950~2100(1410.8±497.3)mL,占总失血量的56.5%。高隐性失血组39髋,低隐性失血组32髋;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P=0.013)、髋关节间隙(P=0.014)、骨质疏松(P=0.014)、血红蛋白下降量(P=0.000)导致高隐形失血量,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髋关节骨性强直(OR:5.147,P=0.049)、异体输血量(OR:1.039,P=0.007)及血红蛋白下降量(OR:1.153,P=0.000)与高隐性失血相关。结论隐性失血量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HA后总失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髋关节间骨性强直、血红蛋白下降量是导致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20例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分析。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应用MRI诊断的表现及效果。结果本次纳入研究对象共发现存在38处隐性骨折,15例患者为单处骨折,5例患者为多处骨折;8例患者伴有关节腔积液,6例患者副韧带外侧伤合并软组织肿大,3例患者合并半月板损伤,1例患者合并交叉韧带损伤,2例患者合并副韧带内侧损伤;根据骨折分型,14例患者为I型隐性骨折、5例患者为II型隐性骨折、1例患者为III型隐性骨折。结论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具有可靠高效的优点,且操作相对简便,有助于医生更深入全面了解患者骨折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士隐性缺勤的现状,并探讨儿科护士隐性缺勤与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3—5月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医院磁性要素量表Ⅱ(EOM Ⅱ)、中文版心理授权量表(PES)以及中文版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SPS-6)对其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对儿科护士隐性缺勤与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65份,回收有效问卷452份,回收率为97.2%。结果452名儿科护士中文版EMO Ⅱ总得分为(129.21±11.64)分,中文版PES总得分为(38.91±7.04)分,中文版SPS-6总得分为(17.42±4.21)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科护士隐性缺勤与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和心理授权均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态、职称、月均夜班数儿科护士中文版SPS-6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资料中性别、婚姻状态、月均夜班数对儿科护士隐性缺勤有影响;当控制人口学资料后,磁性护理工作环境越好其隐性缺勤水平越低,可独立解释总变异的35.7%,心理授权水平越高其隐性缺勤水平越低,可独立解释总变异的40.4%。结论儿科护士隐性缺勤现象较为明显,隐性缺勤与磁性护理工作环境和心理授权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通过改善磁性护理工作环境、提升心理授权水平来降低儿科护士的隐性缺勤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情况。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行单侧TKA治疗的93例患者,男31例,女62例,年龄59~78岁,平均70.3岁,病程7~16年,平均9.4年,骨关节炎69例,类风湿关节炎24例。手术由同一组人员完成,采用相同术式操作。结果全部未采取自体血回输技术,术中出血量(71±17)mL,术后引流量(504±106)mL,隐性失血量(698±91)mL,总失血量(1307±112)m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54.8%。78例术后输红细胞混悬液改善贫血(509±134)mL,输血率为83.9%。结论隐性失血是影响TKA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因素,手术评估出血量时充分考虑到隐性失血的存在,以便积极、主动采取对策恢复患者有效血容量,保证围手术期安全,利用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肾脏异常的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为其遗传咨询及产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穿刺采集胎儿羊水样本,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与胎儿临床表型相关的候选变异位点进行家系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孕期超声提示胎儿双肾增大、回声增强,肾内多发囊肿、羊水过少。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胎儿携带PKHD1基因存在两处既往未见报道的复合杂合变异c.5137G>T和c.2335_2336delCA,分别为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均可能产生截短的PKHD1蛋白。上述变异分别遗传自胎儿的母亲和父亲。结论产前影像学检查结合遗传学检测诊断胎儿为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PKHD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为胎儿的致病原因。上述结果为胎儿的临床干预以及家庭的再生育提供了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对其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70例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分别应用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利用影像表现与手术联合判断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经影像与手术联合判断,70例疑似患者中,有30例无膝关节隐性骨折、40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为95.71%、93.33%、97.50%,较CT检查的71.43%、66.67%、75.00%高(P<0.05)。结论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膝关节隐性骨折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
简介:当前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有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学校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教育技术已经以智能教育平台为改革突破点,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校园的教学服务功能,转化为学生营造了动态开放式的社会化学习环境,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教学生态研究,希冀促进智慧校园的有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