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40层细胞工厂(40-layer cell factory, CF40)工艺培养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 PHK)细胞,优化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用不同浓度新生牛血清培养不同接种密度PHK细胞,比较各组PHK细胞数量,确定CF40工艺的PHK细胞接种密度和新生牛血清浓度。通过对比CF40和15 L转瓶采用不同新生牛血清的PHK细胞培养情况,比较两种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对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定对CF40的选择性。结果CF40工艺的最优条件为PHK细胞接种密度6.1×105 ml-1、新生牛血清浓度6%。CF40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较低,能比转瓶工艺更稳定地培养更多的PHK细胞。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对CF40选择性低。结论采用CF40可以制备出满足乙脑减毒活疫苗生产要求的PHK细胞。
简介:目的探讨某化工厂准备工序和纺丝工段作业场所空气中丙酮在各作业点的分布及作业人员个体接触水平,提出预防措施及作业人员现场操作时应注意事项。方法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2007)国家标准,对该厂相关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丙酮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该化工厂准备工序、纺丝工段主要工作岗位丙酮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分别为25%、13%,准备工序、Ⅰ期纺丝工段三楼、Ⅱ期纺丝工段三楼丙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3153.9、882.1和599.5mg/m3,超过国家标准。结论丙酮是该化工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其主要工作场所中丙酮的浓度超标较为严重,需加强工程防护及职业健康监护以减少职业病的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建立以人二倍体细胞KMB17为培养基质的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细胞工厂工艺。方法分别使用细胞工厂和细胞培养瓶,以含体积分数5%和10%牛血清的培养基将KMB17细胞培养至单层后计数,并按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接种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初步确定细胞工厂工艺最适MOI和病毒收获时间。在无血清培养基条件下,对两种生产工艺制备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病毒滴度检测、热稳定性试验及其他相关质量指标的检测。结果在细胞工厂中获得了生长状态良好的KMB17细胞,经洗涤后,在MOI为0.020时,培养7~9 d后可获得滴度较高的病毒收获液,经过滤、冻干,成品病毒滴度较稳定,其他质量指标经检测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的要求。结论初步建立了细胞工厂制备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AGV的移动式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阐述了一种完全替代生产一线工人的自动化、无人化、柔性化的解决方案。解决当前中小批量生产的工厂自动化升级改造过程中面对的高成本投入,低重复利旧率,产线变换频繁的问题。移动式工业机器人所具备的可移动、可快速部署、高精度、高灵活性、通用性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未工厂自动化、无化人、柔性化升级改造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简介:目的调查中山市某工厂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曲线和人群分布。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危险因素。对厨工进行危险食物来源及加工过程等方面内容的深入访谈。EpiInfo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疫情涉及85例疑似病例和1名隐性感染者,其中19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5.7%(85/540)。7名厨工中,3名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名隐性感染者。首发病例为1厨工,发病日期为4月26日3:00,其参与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的准备工作,另一名隐性感染者厨工参与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的制作工作。80.0%(68/85)的病例在27日13:00~24:00发病,发病时间中位数为27日18:00。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进食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发病风险增加(OR=9.89,95%CI:4.04~24.25)。结论本次疫情主要危险因素是26日在工厂食堂进食早餐时,食物在准备和(或)制作过程中被污染。要加强对集中供餐单位的卫生监督,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的风险。